華安基金在基金電子商務領域的先行經驗將對中國基金渠道建設帶來相當的啟發意義。它在電子商務領域之所以初戰告捷首先取決對國際化人才的引進、國際化經驗的堅持。另外,戰略既定就全力以赴,對系統平臺的持續投入等一步一個腳印的功底也是華安基金電子直銷成功的重要原因。
經驗一:電子商務本身要營銷
華安基金2003年4月開通網上交易,一直到2004年初,更多地只是將其視作交易平臺,網上交易的基金存量很低,只有1個億。在副總經理李炳旺的推動下,華安基金調整電子商務發展戰略,開始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待電子商務,把從事電子商務的員工的工作績效同基金電子直銷的業績掛鉤,大力推廣電子商務:通過發布地鐵廣告、與媒體互動、發放傳單、參加展會等手段,把基金電子商務的理念和華安基金的品牌結合在一起,擴大華安基金電子商務的影響力。每實施一個新舉措,立即進行總結,驗證這一舉措是否適合推廣電子商務。在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主動營銷以后,華安電子直銷業績有了很大的改觀。正如華安基金副總經理、首席營運官李炳旺先生所言,“電子商務不僅僅是技術的東西,推廣和不推廣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經驗二:硬件系統投入超前
據了解,目前在同業中像華安這樣組建獨立的電子商務部的基金公司尚不多見,其它公司的電子商務業務不是附屬于IT部門,就是附屬于市場部,還處在一個配角的位置。而電子商務部獨立架構的運作模式支撐了華安基金電子直銷的率先發展。
李炳旺副總說:“為了支持華安基金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進后臺支撐系統。為此,華安基金經常對網站進行改良,改進技術架構。在設備更新方面,華安基金確立了‘358規劃’,即現有的技術架構可以適應未來3年、5年甚至8年的發展。這個規劃可以保證在市場急劇增大的情況下,不讓硬件設施妨礙其電子商務業務的開展。因為中國基金電子商務的市場潛力很大,但具體大到何種程度現在還無法預測,基金公司必須未雨綢繆。”
據了解,很多基金公司只有一條電信線路與外界相連,但是華安基金公司有兩條,同時裝載了負載均衡設備,此架構可以應付未來10倍、20倍的客戶增長。雖然有不少基金公司宣稱自己的電子交易可以實現7×24小時不間斷,但受制于后臺系統,很難實現完全的不間斷交易服務。而華安基金的設備目前已經可以真正做到7×24小時開戶、交易、查詢及賬戶資料修改不間斷。李炳旺強調:電子商務在華安,永遠不是一個高科技的標簽,而是實實在在給予普通客戶便利、優惠、體貼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