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當智力“龍頭”
來源:現代商報 更新時間:2012-04-14

北京要當智力“龍頭”
——訪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梅松


只要京津冀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真正實現經濟一體化,做大做強“第三極”是很有希望的。

    京津冀區域發展規劃被列為國家“十一五”規劃的子規劃;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布局;2006年《中國區域發展藍皮書》預測,即將啟動的“京津冀”區域發展戰略將掀起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三波浪潮。一時間,有關京津冀區域發展的話題成了正在召開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與“先走一步”的“珠三角”和“長三角”相比,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失衡,產業結構趨同,沒有龍頭式企業或行業的京津冀經濟圈應該如何抓住這一機遇,做大做強中國經濟的“第三極”呢?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一直致力于京津冀區域經濟研究的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經濟學博士梅松。


淡化區劃錯位發展

    梅松副院長認為,京津冀區域發展規劃被列為國家“十一五”規劃的子規劃,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布局,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向北轉移的結果。他說,上世紀80年代是深圳,90年代是浦東,21世紀是京津冀和環渤海,重點是天津濱海新區。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政策固然很重要,但是干不好也不行。


    “重視區域經濟,淡化區劃經濟”。梅松副院長認為,經濟發展有自己的規律,是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的。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如果仍然人為地按照行政區劃各自發展,進行同質化競爭,經濟的發展就會受影響。京津冀都市圈的經濟要發展,必須突破行政區劃的界限。


    他說,近幾年,京津冀對這個問題都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在制定“十一五”規劃時對各自的定位就比較準確。天津發展現代制造業,依托港口搞物流;河北在首鋼搬到曹妃甸后,發展重化工產業;北京確定重點發展“兩高一現”,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這樣京津冀三家分工明確,就避免了同質化競爭、惡性競爭。從“十一五”開始,北京對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嚴格限制其進入,這也勢必給河北和天津帶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這和京津冀地區的合理分工、錯位發展的整體思路是完全吻合的。
    梅松副院長說,實際上,這些年來河北的廊坊和涿州地發展已與北京緊密相連,已經突破了行政區劃的限制。廊坊這幾年在地處京津“夾縫”中的尷尬中發現自身的比較優勢,錯位發展思路下的產業分工、交通構建、市場培育、環境改善都極大地吸引了準備在京津落戶的投資者。這除了政府招商力度比較大以外,不斷改變的投資環境讓廊坊開始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北京到廊坊的直線距離只有50公里,半小時車程。投資者在北京天津看交通看土地,現在也要到廊坊去看。投資者要看級差地價,如北京地價是1000元,天津是800元,而廊坊只要500元,投資者很容易做出落戶廊坊的選擇。


    梅松副院長說,產業錯位發展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人才的合理分流。北京有所不為,那么相關的人才就不會再聚集北京了,如搞重化工的在北京無用武之地,就會到曹妃甸去,搞現代制造的就會去濱海新區,這樣也就不存在所謂北京的“空吸”問題了。


做大做強“第三極”

    近一段時間,“京津冀區域經濟能否成為中國經濟第三極?”“京津冀有望成‘第三增長極’”等說法在媒體上屢見不鮮。然而,梅松副院長認為,京津冀本來就是中國經濟的第三極,這是毫無疑問的,只是京津冀還沒有“珠三角”和“長三角”那么大那么強。


    2006年《中國區域發展藍皮書》發布的數字也支持了梅松副院長的觀點。2004年京津冀經濟區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為11.70%,其中一二三次產業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為7.90%、10.78%和15.21%。
    梅松副院長說,只要京津冀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真正實現經濟一體化,做大做強“第三極”是很有希望的。


北京要做創新中心

    梅松副院長說,北京的“龍頭”作用一是創新,二是現代服務業。北京要當大腦的“龍頭”、智力的“龍頭”。從“十一五”開始,北京絕對不能再去爭當京津冀區域的工業中心和制造業中心,尤其不能去當一般工業中心和制造業中心。研發設計、高端技術、金融投資是北京的發展思路,它的發展將直接影響京津冀的整體環境,通過這些努力,在經濟上北京將有望比肩上海,起到帶動京津冀發展的龍頭作用。


    現代服務業是朝陽產業,主要包括金融保險業、文化產業、中介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管理咨詢業、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會議展覽、國際商務、旅游業、教育培訓等行業。與傳統服務業相比較,現代服務業是新經濟的體現者,從一開始便具有信息化、國際化、規模化、品牌化等優勢,更突出了其高成長、高增長、高科技知識含量和強輻射等產業特征,對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梅松副院長說,北京的現代服務業是上海和廣州無法比的;文化創意產業北京也是領先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北京可以全力把現代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做大,沒有必要發展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科技含量低的一般工業和低端制造業。在北京的“十一五”規劃中甚至沒有給這樣的企業安排去處。因為北京沒有可以支撐其發展的資源環境。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