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息產業部確定了2007年底實現所有行政村通電話、"十一五"期間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提高農村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村通工程"新目標。
信息產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用兩年時間實現全國行政村通電話。在2004年—2005年度全國村村通電話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國行政村通電話比例達到97.1%的基礎上,針對剩余未通村地理條件更惡劣、施工更難而通信對這些閉塞鄉村更有重要意義的情況,信息產業部將繼續努力,積極推動建立普遍服務基金,組織企業爭取兩年內基本解決將剩余未通電話行政村,2007年底實現行政村"村村通電話"的目標。目前全國行政村約剩余2.9%即2萬余個未通電話,計劃2006年完成1萬余個未通電話行政村的通信設施建設,將村通率提高1.5個百分點、達到98.6%,2007年完成剩余任務。在電信普遍服務基金建立前,村通工程繼續沿用"分片包干"的原則,組織六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具體實施。
該負責人強調:在已通電話的農村地區,信息產業部將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電信業務的深入開展:一是在農村通信網保建保通的基礎上,組織引導企業開展"農村大放號"活動,采取靈活的資費政策激勵農民多裝電話,保持農村地區電話用戶的持續增長。二是要求企業在已建成農村通信網的系統容量和裝機服務上,基本滿足廣大農民裝電話的需求。
據悉,2006年在對全國自然村通電話情況展開調查的基礎上,信息產業部將著手制訂實施計劃并先期選擇部分省市啟動自然村的村通工程試點工作。"十一五"期間,在大力解決行政村通電話的基礎上,將村村通電話工程向自然村延伸,加快電話"進村入戶"的步伐,進一步增加農村電話覆蓋密度。
該負責人還指出:在大力開展村通工程,解決農村居民打電話問題的同時,"村通工程"正逐步向"鄉鄉能上網"的目標邁進。信息產業部將著手開發農村適用的信息資源,提高已通電話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應用程度,促進農村通信向較高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