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學發展 促進社會和諧 立足新的起點 開啟新的 | ||
---|---|---|
孟建柱、黃智權、吳新雄、朱育理、陳達恒、潘逸陽、鐘家明、孫用和、萬學文、柳斌、高運甲、康為民、孫謙、熊盛文參加討論。彭宏松主持全體會議并講話。國家工商總 局局長王眾孚等到會聽取審議意見。陳達恒代表說,回顧“十五”時期的五年,江西和全國一樣,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勇闖新路,加快發展,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計劃主要增長目標,全面和超額完成了“十五”時期的各項任務。江西“十一五”規劃綱要作出了著力推進“五化”、建設“三個江西”的部署。在構建和諧平安江西的歷史進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勇于正視矛盾、有效化解矛盾,切實維護穩定發展的大好局面。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工作重點,通過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難事、急事,來凝聚人心、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同時,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城鄉基層自治組織、社團和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中的作用,加快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合力。 潘逸陽代表說,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集中體現了黨中央統籌城鄉發展的決心和信心,集中反映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集中代表了億萬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建議制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綱要”或“規劃”,明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措施和策略。建立一套整合社會力量、集中社會資源的協調機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抓緊研究制定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法規。建立新農村建設專項基金。 鐘家明代表說,聽了報告感觸最深的一點是,我國提出要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重大轉變。這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進程。我認為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利用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轉向農村的戰略機遇,在加大支農投入的力度上要有大的突破。二是要在千方百計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上有大的突破。只有農民增收了,新農村建設才會有動力。三是要在培育新式農民方面有大的突破。四是在制度創新上要有大的突破。 孫用和代表建議,在建設新農村的進程中,政府的決心要下得更大一些。目前我國區域間、城鄉間不平衡的矛盾,說到底就是“三農”問題突出,如果“三農”問題解決得好,這些矛盾都可緩解。為此,政府的政策、措施要切實向農村傾斜,投資重點要切實向農村轉移。要加強對人口問題的系統研究,特別是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研究。強化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職能,對已經出現的人口老齡化提前到來、出生嬰兒性別比失調等采取有力地調控。要加快發展社會養老事業,尤其是政府要加大投入,使一些貧困老人也能得到基本的養老保障。 萬學文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了科學發展觀、親民愛民惠民、和諧發展的主題。報告提出要把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重點轉向農村,這是一個重大轉變。我國能否實現小康,關鍵在農村。江西作為農業大省,更要以此為起點,抓住機遇,大力推進農村農業現代化。 柳斌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教育方面的一些措施和政策令人鼓舞。報告中提到,今后義務教育實行由財政予以保障的政策,且要建立長效機制,使我國義務教育實現了由原來的依靠民辦教育向依靠政府財政辦教育轉變,由原來的收費義務教育向逐步實施免費義務教育轉變,這是我國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高運甲代表說,報告把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放到了戰略地位,這一點非常重要。同時,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保護要加大力度,建議把報告第17頁的“重視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保護”改為“切實加強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保護”。 崔陽生代表說,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提高軍隊信息化條件下的整體防衛作戰能力,全面加強武警部隊建設,表明中央對軍隊建設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建議“十一五”規劃從支持中部地區崛起的角度,給予江西更多的項目支持。 胡幼桃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明確部署。作為財政部門應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統籌財力,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加大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即加大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大農業生產發展的投入;加大改善農民生活的投入;加大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 李玉英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對農村文化建設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在“十一五”時期,我們將全面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努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進一步提高農村文化服務能力,建立農村文化服務長效機制,永葆農村文化活力,讓農民物質富裕、精神富足。 傅伯言代表說,“十一五”規劃綱要是我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人民的行動綱領。實施好“十一五”規劃,一是必須扣住科學發展觀這個“靈魂”,抓住科學發展觀這根“紅線”,把握科學發展觀這個“主調”。二是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提升發展水平和層次,實現又快又好發展。建議:對革命老區和中部老工業基地給予政策上的扶持和傾斜,并使之形成常態化。 傅瓊華代表建議,要千方百計加大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專項資金投入,尤其是對糧食主產區要有傾斜政策。盡快制定農業投入法,完善支農資金管理法規的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中要建立流域水安全公示制度。通過建立公共安全信息平臺,適時適度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使公眾對流域水安全情況有所了解。 邱娥國代表說,報告提出要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國家對基礎設施投入的重點轉向農村,這事關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老百姓期望很高。有關部門要抓好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實。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