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內引外聯與大項目帶動力度;加快形成大企業骨干群體,支持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增進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開拓對俄信息產業合作渠道,是我省“十一五”期間信息產業的發展重點 本報訊“十一五”時期,國家在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增長、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戰略部署將為信息化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有利于促進信息技術向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擴散融合。國家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決策,為我省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此外,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俄羅斯前景看好,發揮我省對俄合作優勢勢必會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按照規劃目標,我省信息產業“十一五”期間將實現和保持年均增長率25%——30%,到2010年使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業與信息服務業的年銷售收入總和接近或達到1000億元,對俄出口達到25億美元。 “十一五”期間,將實現對全省裝備制造業、石化、能源、綠色食品、醫藥和林業等六大基地的信息化改造,信息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較為有力的幫助,信息技術應用對全省GDP增長貢獻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23個百分點。建設包括哈爾濱園區、牡丹江園區、遠東園區三園區組成的中俄信息產業園,形成一個東北地區最大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集信息產品制造業的科研、生產、加工、科技孵化、物流、商業服務、培訓、產品出口保稅區的綜合園區,打造出一個產業鏈完善,優勢互補、區域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的信息產業工業區。 加大內引外聯與大項目帶動力度;加快形成大企業骨干群體,支持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增進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開拓對俄信息產業合作渠道,是我省“十一五”期間信息產業的發展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