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手段加強國有資產監管
來源:中國國家企業網 更新時間:2012-04-14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在非常時期參加這樣一個企業信息化網上咨詢周活動,我代表國資委信息中心向本次活動表示祝賀,向主辦單位中國國家企業網和協辦單位用友公司表示感謝,并預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國資委系統信息化和中央企業信息化工作的一點情況、談一點個人體會和看法:  
  
   一、國資委系統信息化是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能的有效手段。  
  
   國資委成立伊始,就把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委領導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多次聽取匯報,專題研究部署、有條不紊地推進信息化工作,相關工作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或正在積極籌備之中。5月21日國資委互聯網站開通運行,5月22日李榮融主任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新聞發布會上向國內外公布了網站地址后,訪問量快速增長,目前日均訪問量已達4000多人次;國資委信息化的重點項目,國有資產監督管理信息系統的調研工作已基本準備就緒,將于近期啟動;國資委與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機構的聯網工作正在積極籌備之中。  
  
   二、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和重點是財務信息化  
  
 & 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的監管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其經營績效、資產保值增值情況的監控,其核心是對財務狀況的及時、有效的監控。因此,中央企業的信息化特別是財務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狀況如何非常關鍵。為此,按照委領導的要求,我們將于近期對196戶中央企業的信息化特別是財務信息化狀況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同時對其中部分企業進行典型調研,摸清情況,為系統規劃和實施國資委對中央企業財務狀況的實時、有效監控,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供可靠的信息化手段。  
  
   三、信息化是中央企業發展壯大,實現“建設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企業集團”目標的助力器  
  
   全國企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連續四年對120戶企業集團、520戶國家重點企業及地方骨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狀況進行問卷調查。2002年度最新調查結果表明,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給這些大型企業已經帶來積極變化和明顯效益。首先,信息化給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帶來了積極的變化。調查顯示,通過信息化,77.5%的企業降低了成本(如采購成本、加班成本等);67%的企業縮短了生產周期和作業時間;64.6%的企業擴大了產品銷售收入;66.3%的企業提高了流動資金周轉率;36.7%的企業提高了按期交貨能力。其次,信息化給企業帶來了直接經濟效益。570戶被調查企業中填報效益數據的279戶企業截至2001年末信息化累計投入71億元,累計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17億元,每投入1元產生1.64元的效益。中石化、寶鋼等一批中央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在“非典”肆虐的非常時期帶來更為顯著的效果。中石化集團今年1-5月網上采購成交額82.4億元,同比增長103.5%;寶鋼集團1-4月網上交易額突破13億元,同比增長52%。實踐和數字都告訴我們,企業要做大做強,信息化是必然的戰略選擇和有效的助力器。實現“建設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企業集團”的目標,要求國資委加強對中央企業的信息化的指導和支持,更需要這些企業自身依據發展戰略目標制定信息化戰略規劃,切實有效地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以信息化增強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不斷發展壯大。  
  
   讓我們共同攜手,加速推動企業信息化的進程,為不斷增強我國企業特別是大企業的競爭力,為國有經濟和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謝謝大家!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