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化的敗局
來源:博客網 更新時間:2012-04-14

228日,在信息產業部召開的“2006年電信業發展與政策通報會”上,信息部綜合規劃司司長王建章透露,今年8月《電信法》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電信法的出臺將有實質性進展,而老百姓關心的電信資費問題也將會有進一步解決。王先生春節發了不少拜年短信,運營商說了沒有收到的不計費,但是他怎么算都覺得多收了錢。王先生:“覺得計費有問題,不知道是不是電腦的系統問題還是其他的。”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春節期間全國發了幾十億,這樣大的量計費錯誤的幾率是非常高的。”而往往用戶自己發過多少短信都不記得了,所以即便多收了錢也無從查起。228日信產部明確表示,將在2006年全國范圍內展開移動電話網計費網性能檢測,并開展對短信計費準確性的試驗工作,重點整治行業內價格欺詐、價格歧視、虛假宣傳、多收費和亂收費等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信世界》雜志社社長項立剛:“信產部這樣的規范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更多的是對業務方面的監督和管理。”信產部還表示2006年電信資費整頓將繼續進行。此外,鐵板一塊的手機資費也有了松動的跡象 ,前兩天上海聯通表示,如意通大眾卡用戶只要一個月6元錢就能免費接聽所有來電。對于手機資費全國最高的北京來講,大家也都有一個期待的心理價位。市民:“兩毛合適。”“兩三毛我就能承擔。”項立剛:“我個人認為一定利潤那么高,降到兩毛錢一分鐘是完全可以的……”此外,大家一直關注的是否取消固話月租一事也有了新的進展,228日信產部透露,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鐵通已經上報多種不同的電信資費套餐,并得到批復,很多地區的用戶有了新的選擇。但據有關人士透露,北京這樣的固話套餐短時間內不會出臺。闞凱力:“企業出于自己牟利的本性,有錢它總會去榨取最大的利潤,這樣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尤其在北京應該充分競爭打破壟斷。”(200632日北京電視臺《首都經濟報道》)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會議新聞。其中包含了三條信息:一,2006年開展全國性移動電話計費網性能檢測,對短信計費準確性進行試驗,整治行業內價格欺詐和歧視、虛假宣傳、多或亂收費;二,繼續電信資費整頓;三,手機資費水平變化。

消費者針對移動和固定電話的投訴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節節攀升。2002年,最高當局在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來促進信息化”的兩化同步進行的權宜之計,目的是為了在發達國家早已進入信息化而中國卻還沒有完成工業化之際,不至于被國際拉開太大的差距。而這里的信息化,則更多地集中在通信領域,并且由信產部歸口管理。

 

人們奇怪于,為什么在中國固定電話、移動電話、互聯網出現了至少以十年計的今天,才開始進行計費準確性試驗;而行業那價格欺詐歧視、虛假宣傳和多或亂收費情況,怎么到了這么多年后才進行整治;人們也在質問,如果這種現象是普遍的,那么這么多年通過虛假宣傳、價格欺詐歧視和多亂收費給消費者造成的損失,該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人們注意到,電信運營商們大言不慚地宣稱,計費系統存在誤差,但每每這種誤差都表現為多亂收費,而不是少收或者干脆不收費,這也應該叫做系統誤差?項立剛所謂針對業務而不僅是針對技術的規范,其背后透露著什么樣的含義?顯而易見的是,系統誤差是技術層面的,而業務層面則不然、更多的取決于人為因素,或者說到底,是電信方面有意為之,故意想方設法假系統誤差之名義搜刮民脂民膏。雖然電信領域的市場化也有聲有色,電信、移動、聯通、網通分治大江南北,但如此形成的寡頭壟斷局面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什么直接的益處。人們更在發問,作為偉大祖國首都的北京,為什么通話資費水平在全國最高?高到了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開對此進行質疑,這算是北京的優勢?

信產部透露,2005年平均自在非水平同比下降大約9%,而在上一個5年,電信資費已經累計下降大約45%。而在這個領域,北京又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和進步?20058月,信產部和國家發改委批準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在現行的計費方式和收費基礎上,增加按日收取基本服務費的預付費方案和分級限時套餐,電信企業可提供不同限額檔次、計費單元、資費標準的套餐組合供用戶選擇。但是北京一直沒有動靜。

 

在做這條新聞時,北京電信方面負責宣傳的人員對記者說,想在北京實行固定電話套餐?沒戲!而北京移動方面對于上海現今已經開始實施的單向收費能在什么時候和多大程度上在北京實現時,也很耐人尋味地做了否定性姿態。

人們還記得,在進行全國性固定電話資費標準確定時,針對當時國家計委提出的高中低三檔收費水平,北京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高檔次。

 

而進入21世紀,全國各地紛紛采取或明火執仗或偷梁換柱或斬釘截鐵或暗渡陳倉等多種手段進行移動資費水平調整、單向收費此起彼伏的當口,惟獨北京卻巋然不動,牢牢固守著全國最高話費的老大地位,全然不顧無論從電話擁有量-通話業務量上遠遠落后于廣東、個人收入水平落后于深圳和上海等事實。

應該看到,北京是全國公款消費最多的地方,黨政軍最高機構坐落于斯,導致了大量公務電話的存在,這也是首都的榮耀。可這樣一來卻慘了那些個人自掏腰包的電話用戶,也要為了中國特色的官僚體制陪綁進貢。

 

如此,在個人可支配收入不見增長、可通貨膨脹卻愈演愈烈、各類公共品和生活成本漲價呈星火燎原之勢的情況下,人們信息化的成本也在有限的收入中占據著越來越多的比例。來自電信和移動的系統計費誤差、價格歧視欺詐、多亂收費、以及短信陷阱、包括央視這樣的機構也參與的短信雷區的布局、等等,無不增加著北京信息化的風險和成本,提升著北京的消費成本,降低著北京的城市競爭力,在政府對于壟斷行業和機構價格管制嚴重缺位的環境里,北京就這么爛下去。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