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工程促進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
來源:南方日報 更新時間:2022-09-02

原標題:陳俊龍:“東數西算”工程促進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

(記者/唐巧燕 通訊員/王鈺婷李沁張佩怡)2022“粵有數”數字化治理交流會于2022年7月15日在廣東迎賓館舉行。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計算智能與網絡空間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實驗室副主任、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協會聯席會長、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榮譽會長、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陳俊龍在會上進行了主題為AI大模型與“東數西算”工程的主題演講。

他表示,目前算力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加快推進算力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因此,迫切需要對算力性能進行仿真和優化,從而提升算力效益。

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琶洲實驗室副主任陳俊龍作主題發言

陳俊龍院士在發言中介紹,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計劃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東數西算”工程。該工程鑒與我國早期“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大型工程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其目的是解決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下能源緊張的問題,利用西部的算力資源支撐東部的數據運算。算力的發展對國家的人工智能的計算和企業的發展有著強大的推動力。據估計,全社會對于算力的需求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東數西算”工程依托8大樞紐、10大集群實施,將帶動土建工程、IT建設制造、信息通信、基礎軟件、綠色能源供給等產業鏈的全面發展。

他強調,“東數西算”工程中還涉及AI智能通用模型建設的問題。面對海量應用場景和需求產生的海量“東數”,亟需研究適用多種任務的AI大模型,用更少的模型,做更多的事情。AI大模型的學習和推理需要海量的數據和巨大的計算資源,“東數西算”可以為AI大模型提供強大算力支撐。目前AI大模型在精神健康、智慧司法、智能制藥等方面均有應用。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正在重點研究AI智能大模型在藥物研發方面的應用。

本次活動由中國體改會互聯網與新經濟專業委員會、廣州南方學院、廣東數字政府研究院聯合舉辦,學術支持單位為人民網人民數據研究院、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數字廣東公司、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廣東省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清遠市北江區塊鏈研究院、韶關市華韶數據谷研究院、廣州市中智軟件公司等,南方網為活動官方網站。由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信息中心、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和廣東省委黨校(行政學院)、華南各高校及智庫機構組成的專家組進行了多輪評審,從100多個候選案例中精心評選出2個最佳案例、12個優秀案例、4個創新案例。“粵有數”數字化治理專家委員會由業界知名專家祝華新、陳天祥、余坦擔任聯席主任,藍云擔任執行主任。(記者/唐巧燕 通訊員/王鈺婷李沁張佩怡)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