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辦”“指尖辦”“一網辦”……數字政府如何建?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2-08-29

“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其中,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是新時代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快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數字政府建設成效顯著 迎來發展黃金期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超過五成地區已經發布了專門的數字政府戰略規劃文件,加快數字政府建設進程。

日前,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局長王崧表示,我國數字政府治理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王崧介紹,我國的電子政務在線服務指數全球排名躍升至第9位。“掌上辦”“指尖辦”已經成為各地政務服務的標配,“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取得積極進展。數字抗疫加速推動數據的互通共享,健康碼的普及使用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安全穩定性能大幅提升。今年以來,各地健康碼系統的承載能力平均提升了7倍。
數字政府建設的廣東經驗和灣區智慧
2022年是廣東省實施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十四五”規劃、邁進新階段的關鍵一年,將全面深化“數字政府2.0”建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健全大灣區數據基礎設施體系。
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數據要素工作專班組長韓朱旸在接受總臺大灣區之聲記者采訪時介紹:
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因此,推動數據在廣東、香港、澳門的互聯互通,需要做一些探索工作。

在實踐方面,廣東省結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滿足大灣區人員要素流動的需要,統籌推進數據流通工作。2021年,提出在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探索建立“數據海關”;支持在廣州南沙和珠海橫琴這兩個重點地區開展數據跨境流通試點工作,包括跨境數據流通的審查、評估和監管等。

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過去這十年,我國的網民規模從5.6億增加到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指出,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信息技術部主任、電子政務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益民表示,讓數字化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是數字政府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與此對標,還有不少功課要做。

圍繞整體服務能力提升,持續強化泛在可及的一體化建設思路。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總樞紐,推動依托國家平臺整合對接各級、各類線上線下政務服務系統,在提升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獨唱”能力的基礎上,全面提升標準統一、服務同質的“合唱”能力,變群眾“來回跑”為政府“一網辦”。
圍繞精準服務能力提升,持續推動智慧便捷的服務模式創新。聚焦網上辦事的堵點難點問題,圍繞提升政務服務質量,開展個性化、有特色的服務模式創新,以民生服務高頻事項為重點,搭建群眾“點菜”、平臺“配菜”、部門“炒菜”的“中央廚房”式政務服務樣板,全面推進政務流程優化再造,推動服務模式從“事項服務”向“場景服務”轉變。
圍繞服務供給能力提升,持續推進公平普惠的基礎性服務。既要持續深化面向“少數人”服務的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更要豐富惠及“大多數人”的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提升公共服務基礎性、兜底性服務能力,推動破解發展不平衡問題,最大程度地惠及社會大眾。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