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明亮!整體布局更加合理了,辦事流程也很明晰,遇到不熟悉的事項都會得到工作人員熱心解答。”近日,市民吳女士來到遂溪縣政務服務大廳咨詢社保繳費記錄相關問題。身份識別、選擇事項、確認操作……查詢完畢后,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她在“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上完成了資料打印。
數字化就是便利化。遂溪提出要深入推進“1+3+6”行動計劃,全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其中兩個“+”分別是“大交通”和“大數據”,將“1”“3”“6”在物理聯通和虛擬聯通上串聯起來,真正推動遂溪與湛江市區實現同城化發展。
乘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東風”,遂溪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下稱“遂溪縣政數局”)在縣委、縣政府和市政數局的領導下,深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和“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能,打通便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數字化發展紅利得到充分有效釋放。
●南方日報記者陳思亮
通訊員余巨濤
數字賦能
97.6%申請事項可網辦
近年來,我國數字政府建設進入快車道,各級政府業務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成效顯著,數據共享和開發利用取得積極進展,一體化政務服務和監管效能大幅提升。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就主動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趨勢,全面開創數字政府建設新局面作出部署。
民有所呼,亦有所應。一門辦、網上辦、免證辦、跨域辦……近年來,遂溪在數字政府建設和“放管服”改革上持續發力,政務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群眾辦事越來越方便。
根據規劃,遂溪將以科技賦能煥發城市“新顏”,對接市區“智慧城市”管理規劃,集約建設“城市智能綜合體”,依托全省一體化數字政府基礎底座,基于湛江市政務云平臺、政務網、政務大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實現市縣領域“一網感知態勢、一網縱觀全局、一網決策指揮、一網協同共治”。
“政務一體化涵蓋面廣、實用性強,是提升政務服務能力的重中之重。”據遂溪縣政數局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遂溪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好政務服務的“網購”平臺,實現全縣97.6%依申請事項“網上辦”。
歷經多年探索,廣東政務服務渠道不斷向多樣化方向發展,陸續推出“粵系列”品牌,搭建起數字政府掌上平臺,全面普及政務服務“指尖辦”。緊跟腳步,遂溪大力推廣“粵商碼”“粵省事碼”等“免證辦”應用,統一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服務,數字化支撐能力穩步提高。
據統計,目前遂溪縣累計開通電子證照89種,制發電子印章251個,“粵省事”用戶注冊數突破74萬人,“粵商通”用戶注冊數突破3.2萬戶。
“過去,父母沒有智能手機,每年辦養老保險認證都要到鎮上跑一趟。現在村里黨群服務中心有了‘粵智助’,幾分鐘就能把事情辦好!”提起“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北坡鎮下黎村村民葉女士欣喜地說。
像葉女士一樣,越來越多的村民享受到數字政府改革的便利。為強化鎮村辦事能力,遂溪持續推動“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向鎮村覆蓋。遂溪縣政數局聯合縣農商銀行在全縣鎮村黨群服務中心部署了315臺“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辦事。今年以來,全縣“粵智助”累計業務辦理量超過13萬件。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暢通的不只是政府與群眾之間的交流互動,更是以公開推動理念轉變與流程再造,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在主動公開方面,遂溪縣政數局常態化發布政務動態信息,全方位解讀重要政策文件,不斷優化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欄目建設,做好依申請公開留言辦理,持續暢通政民互動交流渠道。
今年以來,遂溪縣政府網站已發布7881條稿件,網站總點擊量達886.23萬次,辦理網上依申請公開留言16條,答復網民留言695條,成為遂溪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和政民互動交流的重要平臺。
此外,遂溪縣政數局部署落實“場所碼”全覆蓋建碼掃碼工作,將任務指標劃分至15個鄉鎮,并每日對各鎮完成進度進行通報,層層壓實責任。并積極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傳,現場督查各類重點場所落實建碼掃碼工作,助力流調溯源及疫情防控工作。
貼心解憂
累計辦理業務48277筆
“今天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日子,感謝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的付出,讓我們可以收獲這份甜蜜!”今年5月20日,一對新人在辦完婚姻登記后感謝道。
當天,遂溪縣行政服務中心與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聯動,在全市率先推出“520婚姻登記便民服務日”活動,采取增設崗位、延遲下班時間、免費贈水等多項措為新人“保駕護航”。
聯合審批區、綠色通道、自助辦理、志愿者服務站、愛心媽媽小屋……如今,步入面積超5000平方米的遂溪縣政務服務大廳,招商引資功能區、政務服務功能區、宣傳展示功能區三大功能區域布局明晰,辦事環境干凈整潔,為企業、市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為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大廳大力推進‘一門辦、網上辦、事項能進必進’,自然資源、住建、農業農村等多個職能部門也已進駐,可以辦理948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其中,專業窗口441項、綜合窗口507項,數量居全市前列,此外還設置1個跨域通辦窗口,負責辦理7項跨省通辦事項和30項省內通辦事項。今年1—7月,大廳累計辦理業務達48277筆。”遂溪縣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崔凱旭表示。
“跨域通辦”是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堵點、痛點和難點問題的一劑良藥。遂溪縣與深圳市寶安區合作,在廣東政務服務網遂溪節點開通“省內通辦”線上服務專區,共梳理了30項全流程異地辦事項,推進事項“省內通辦”。“跨省通辦”方面,遂溪縣則配合湛江市政數局,在廣東政務服務網湛江節點“跨省通辦”專欄上線公安、教育、人社、社保4個單位7項跨省通辦服務。此外在大廳還設置1個跨域通辦窗口,提供省政務服務網湛江節點“跨省通辦”專區7項跨省通辦事項、遂溪“省內通辦”服務專區30項省內通辦事項的線下辦理服務。
主題集成服務是遂溪縣政務服務大廳提升效能的閃光點。比如,遂溪縣設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市政公用綜合服務窗口4個,依托湛江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服務對象只上“一網”、只進“一門”、只跑“一窗”,即可辦理14個單位61項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市政公用授權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
“群眾滿意才是政務服務工作的最終落點。為了廣泛收集企業、群眾在大廳辦事難等情況并進行針對性解決,我們在大廳新設立‘事難辦’反映窗口。”據崔凱旭介紹,“事難辦”反映窗口的設置改變了以往意見反饋紙質本溝通欠佳的情況,助力加強政務服務大廳服務質量。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遂溪縣行政服務中心認真實施新制定的領導窗口帶班、服務回訪等制度,中心領導班子成員每個工作日輪流在大廳窗口帶班,了解窗口運行情況,中心督察股則每星期從登記的服務對象信息中隨機抽取5至10名服務對象進行電話回訪,了解其在大廳辦事情況,聽取其意見建議。
一抹抹“綠意”也在大廳萌芽。行政服務中心積極推行無紙化服務,“綠色通道”窗口依托省大數據中心,為辦事企業開通電子證照查詢功能權限,辦事過程中可使用電子證照代替紙質證照,極大地方便了企業。
在大廳的入口處,遂溪縣行政服務中心制作設置了全縣政務服務實施單位辦事指南二維碼區,群眾通過手機掃碼即可快速獲取各單位的最新辦事指南,有效替代了傳統紙質辦事指南。
利好加碼
特設“綠色通道”服務
日前,遂溪縣某百貨商行負責人林女士前往遂溪縣政務服務大廳登記注冊窗口辦理歇業備案手續。填寫好相關的資料后,工作人員在審批系統中將該市場主體經營狀態修改為“歇業”,為其按下“暫停鍵”,成為遂溪縣首個辦理歇業備案登記的市場主體。
自2022年3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其中首設的“歇業制度”明確提出,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經營困難的,市場主體可以自主決定在一定時期內歇業,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在選擇保留市場主體資格的前提下,暫時歇業可以有效降低各市場主體的存續成本。歇業備案制度有利于助企紓困,更是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遂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
這是遂溪提升惠企政策服務效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遂溪縣行政服務中心針對重點項目及企業,成立重點項目及企業服務專班,積極主動與有關企業對接,提供全程幫辦、前期指導、容缺受理、并聯審批、特事特辦、跟蹤回訪等“綠色通道”便捷服務,提速項目建設進度。
步入政務服務大廳,投資審批綠色通道服務站設立的3個惠企政策咨詢服務窗口一覽無遺。其通過設置中國政府網政策專題、粵企政策通等二維碼,向服務對象提供了快捷的線上查詢渠道,方便企業充分掌握國家最新惠企政策,積極爭取各項政策紅利。
遂溪縣行政服務中心通過政務服務大廳的電子顯示屏、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積極宣傳國家、省、市、縣的惠企惠民政策,有效提高政策傳播面和知曉度。
此前,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在城月工業園投資建設的年產500臺陸上風電機組項目屬于縣招商選資重點項目,“綠色通道”通過縣招商局了解到相關信息后,主動聯系,積極協助企業高效地辦理了設立登記手續,獲得企業好評。
“提升重點項目和企業服務效能是下半年的工作重點。”遂溪縣行政服務中心將積極履行重點工業項目落地投產工作專班中本部門擔負的職責,主動協調有關部門提升項目立項備案、用地規劃、規劃報建等階段的服務效能,推動項目盡快落地投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為充分發揮“綠色通道”窗口的服務優勢,遂溪將繼續打造其成為重點項目及企業綜合服務專窗。為更好把握住RCEP帶來的新發展機遇,遂溪縣政數局、縣行政服務中心將會同縣科工貿局在“綠色通道”窗口設立RCEP企業服務中心,為外貿企業提供RCEP一站式綜合服務,并會同遂溪縣金融工作局、中國人民銀行遂溪縣支行聯合政務服務大廳設立首貸服務中心,致力于服務遂溪縣轄區無貸款記錄的企業,通過專窗專人指導,解決首貸戶金融知識不足、信息不對稱、無征信記錄等“首貸難”問題,提高首貸服務效率,有效化解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遂溪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邁向更高水平。
■案例
政務“指尖辦”
群眾少跑動
“粵智助”覆蓋鎮村方便老人辦理養老資格認證
“過去只能到鎮里辦理養老資格認證,現在有了自助機就可以組織老人來村委會進行認證了,既方便又省心。”遂溪縣北坡鎮下黎村委會工作人員說道。日前,該村利用“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兩天內為村中957名老人成功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
“城鄉居民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是社保機構一年一度對養老待遇領取人進行的待遇資格審查。每年3至6月,遂溪縣各鎮統一組織各村(居)委會60歲以上的老人到鎮勞務保障所進行集中認證,確保老人能正常領取養老保險金。
下黎村委會是北坡鎮較大的一條行政村,下轄29條自然村,戶籍人口10736人,常住人口7752人,其中60歲以上常住老人1380人,村委會距離鎮政府約8公里,最遠的自然村紅山村距離鎮里約13公里。
“每年到這個時候,不但辛苦老人,還會給其子女帶來不便。如今有了這臺機器,老人自己就能走過來辦理,十分方便。”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今年3月10日,遂溪縣政數局組織召開全縣“粵智助”工作推進會,要求各鎮認真貫徹落實粵西地區“粵智助”調研會議和湛江市“粵智助”推廣工作會議精神,充分挖掘“粵智助”的應用潛力,切實解民困、紓民憂。
會議結束后,北坡鎮迅速行動,組織下黎村委會下轄自然村的村長,利用微信群和村莊大喇叭,通知村中老人到村委會集中辦理養老資格認證。在鎮、村干部的協助下,短短兩天就為村中900多名老人成功辦理認證。
鎮、村干部還巧妙地將養老資格認證和疫苗接種結合起來,在集中辦理資格認證的同時,排查老人的疫苗接種情況,并安排醫生到場檢查未接種老人的身體狀況,對符合接種條件的老人進行接種。
目前,該方法已經在遂溪縣北坡、洋青、界炮三鎮推行。在3月14日至20日一周時間里,遂溪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就辦理了3782筆,同比增長661.04%,其中北坡鎮下黎村辦理了957筆,洋青鎮倆塘村辦理了732筆。
此外,為確保“粵智助”應用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遂溪縣政數局及時成立工作專班、組建工作群、召開推進會,與縣農商銀行合力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強“粵智助”的宣傳推廣。
同時,遂溪縣政數局還多次下基層了解“粵智助”應用情況,今年以來,共開展“粵智助”實地調研4次,走訪8個鎮10多個村委會,實地了解各村委會“粵智助”的使用情況,廣泛收集干部意見,不斷完善“粵智助”管理方法。截至8月10日,遂溪縣“粵智助”自助機(含銀行智慧柜員機)累計辦理業務量131223件,其中查詢類61894件、辦理類17198件、打印類5213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