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星震同源:助力檔案數字化 低碳可信存儲
來源:電子政務網 更新時間:2022-08-16

檔案數字化浪潮的推進促使大量檔案機構及部門產生龐大的檔案數據,截止到2018年底,全國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電子檔案127.7萬GB,館藏檔案數字化副本達1554.6萬GB。如此海量的重要數據如何長期安全存儲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若繼續存儲在磁盤陣列和磁帶上,則需要專業的機房環境,運維成本和能耗非常高,數據安全也無法保證,且不符合異質存放的要求。

20220613助力檔案數字化 低碳可信存儲(北京星震同源)199.png


基于此,磁、光混合存儲是非常適用的方案,磁盤用于一級存儲,滿足檔案管理系統的利用需求;光盤用于二級存儲,滿足檔案數據的長期備份。這其中,藍光存儲更擅長長期“冷數據”存儲。在存儲安全性方面,光盤一次性寫入,物理級防篡改、防病毒、防磁、防電磁,可有效防范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人為破壞的影響。在存儲條件方面,藍光存儲不需要恒溫恒濕的專業機房環境,也不需長期加電,存儲能耗明顯低于傳統磁性介質,而當前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中,接近 50%是電力成本。在存儲壽命方面,檔案級藍光光盤具有30年以上的保存壽命,無需介質迭代和數據遷移,相比之下,傳統磁性介質通常只有5-7年的壽命,且需要定期進數據遷移,長期存儲總體擁有成本(TCO)較高。

20220613助力檔案數字化 低碳可信存儲(北京星震同源)513.png

總的來說,伴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持續推進,藍光存儲以其低碳節能、安全可靠、低TCO(總擁有成本)等優勢扶搖直上。而縱觀整個藍光存儲產業,星震同源以二十余年檔案行業服務經驗,可為用戶提供重要數據(數字檔案/數字資產/法規遵從數據)產、收、管、存、用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并根據不同行業的數據特性及應用場景,提供定制化服務。
星震同源公司小檔案

2002年 創立于北京,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

2004年 “無邊距掃描儀”專利產品成為成冊檔案、圖書數字化首選方案

2010年 提出“磁光結合存儲策略”,開創了數據長期安全存儲新模式

2011年 成為“一史館”清史檔案數字化加工戰略合作伙伴,奠定了頂級數據服務提供商的行業地位

2013年 成為中國檔案學會“數字化加工服務類定點企業”,隨后獲得“檔案管理軟件類定點企業”

2016年 新三板成功掛牌,次年進入“創新層”;承建了民族畫報社中國民族圖片庫信息化平臺項目

2019年 以數據歸檔為核心應用的光存儲產品全面上市

2020年 以文獻、典籍、檔案為素材內容的文創公眾號“記憶鏈”上線

2021年 滄州數據生態基地正式投入運營

2022年 榮獲 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星震同源(股票代碼:838943)成立于2002年,專注于重要數據(數字檔案/數字資產/法規遵從數據)的采集、管理、利用、存儲相關的軟硬件研發、制造和系統集成;提供專業的數據生產、清洗、治理、存儲、挖掘和利用服務。具備覆蓋重要數據全生態管理體系,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是業內率先擁有重要數據全生態自主研發產品并實現全棧國產化適配的企業,國內重要數據服務領域的頭部企業及綠色存儲設備專業制造商。

多年來,星震同源成功完成了多個國家級與省部級檔案數字化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歷史檔案數字化加工3億頁、膠片120萬張,歷史檔案編目著錄3000萬條,歷史檔案修復400萬平尺。生產資源跨越明清、民國、革命歷史、建國前后等多個歷史時期,工作內容涵蓋了檔案的修復、整理、掃描、編目著錄,存儲和利用各個環節。

20220613助力檔案數字化 低碳可信存儲(北京星震同源)1372.png


憑借二十余年海量歷史檔案數字化服務經驗,星震同源迄今已有6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0+項、100+項軟件著作權及33項軟件產品認證,并參與了國家標準《磁光電混合存儲系統通用規范》的編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磁光結合存儲策略”,創造性地研發出更加易用、更高可靠性的“轉盤式”光盤庫、智能硬盤庫、磁光電混合存儲一體機、智慧化檔案館系統、檔案鑒定系統、視覺資源管理系統、磁光電混合存儲管理平臺等一系列存儲軟硬件產品和解決方案,為重要數據的長期、安全、低碳存儲保駕護航。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