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政府建設帶動陜西數字經濟發展
來源:陜西日報 更新時間:2022-08-16

 
2022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國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指明了方向。陜西要高起點、高標準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推進政府治理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和履職能力提升,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政府運行新形態,以數字政府建設帶動陜西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十分必要

數字政府建設將新一代數字技術與政府治理創新融合起來,以政府數字化轉型驅動治理方式變革,全方位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增強監管調控、應急處置等能力,形成公共服務新模式。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圍繞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方面工作取得新進展。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融入數字政府建設,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穩步推進,數字政府服務效能顯著提升。實踐表明,數字政府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手段,能夠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政務服務越來越高的需求。

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對政府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深刻變革,也為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帶來新的機遇。“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

目前,我省政務信息化基礎設施初步建立,政務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政務服務能力穩步增強。但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相比發達省市,我省數字政府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在體制機制、基礎設施、數據治理、創新應用等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因此,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主動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趨勢,充分釋放數字化發展紅利,加強數字政府建設,讓數字技術為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強大支撐,全面開創數字政府建設新局面。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關鍵

堅持改革引領。一方面,建設數字政府是一項長期性、持續性、系統性工程,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針對長期制約數字政府健康發展的問題,著力強化改革思維,注重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另一方面,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要統籌推進各行業各領域政務應用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發揮數字化在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職能的重要支撐作用,破解在體制機制、數據共享、運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堵點問題,推動政府治理法治化與數字化深度融合。

健全推進機制。一是要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立健全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協調機制,實行省市兩級強化平臺支撐、省市縣三級開展應用開發和運行保障、全面對接國家平臺的層級結構,強化統籌規劃,明確職責分工,抓好督促落實,保障數字政府建設有序推進。二是要推進基礎數據資源向數據中心匯集,對政務信息資源相關的系統數據進行全面普查,健全完善數據資源體系。強化數據資源的統一管理、統一發布、統一匯聚、統一治理、統一使用,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制定數據共享責任清單,加大數據共享力度。三是要加強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建立分行業、分場景的可控數據開放機制,優先開放與民生密切相關、社會迫切需要、經濟效益明顯的公共數據,安全有序推進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的融合創新和開放應用。

提升數字素養。一是把提高領導干部數字治理能力作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重要教學培訓內容,持續提升干部隊伍數字思維、數字技能和數字素養,創新數字政府建設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機制,建設一支講政治、懂業務、精技術的復合型干部隊伍。黨員干部要帶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意義、核心價值、實施關鍵,全面做好數字政府建設各項工作。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履行好謀劃設計、方案制定、項目推動、問題協調、示范引領等職責,推動形成嚴密高效的責任鏈、工作鏈,保證數字政府建設穩步推進。二是定期組織數字化改革專題培訓,相互交流改革經驗、成果,加強互學互鑒。成立數字政府建設專家委員會,引導高校和科研機構設置數字政府相關專業,加快形成系統完備的數字政府建設理論體系。邀請專家學者深入研究數字政府建設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全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推動組織模式變革、治理模式變革、服務模式變革、運行模式變革,塑造數字政府的新動能、新活力。

以數字政府建設帶動陜西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陜西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和成就。《陜西省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陜西數字經濟總量達到7200億元,數字經濟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達30.2%。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圍繞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重大戰略部署,持續增強數字政府效能,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引領,推動政府、經濟、社會全方面與數字化深度融合,更好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優化數字社會環境,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一是以數字政府建設為牽引,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一方面,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另一方面,建設“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等13項重點工程,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政務服務體系,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公共服務智慧均等發展。

二是準確把握行業和企業發展需求,打造主動式、多層次創新服務場景,精準匹配公共服務資源,提升社會服務數字化普惠水平,更好滿足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對于企業而言,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有助于將惠企政策信息直接對接至各個企業,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從而使政策精準與企業匹配,降低企業成本,更大釋放創新創業的活力,助推數字經濟發展。

三是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探索建立與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相適應的治理方式,營造創新、公平、包容的數字營商環境。創新基于新技術手段的監管模式,把監管和治理貫穿創新、生產、經營、投資全過程,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支持數字經濟公平、健康、有序發展。特別是要處理好促進發展和監管規范的關系,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從而更好明確邊界、保護權益,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是壯大數據服務產業,推動數字技術在數據匯聚、流通、交易中的應用,進一步釋放數據紅利。制定數據資源收集、共享開放、數據開發、數據流通相關標準和安全準則,規范數據收集、傳輸、存儲、交易等行為,建立跨部門數據采集、共享校驗標準和機制,推動數據資源有序開發開放。加強對大數據安全技術、設備和服務提供商的風險評估和安全管理,完善打擊數據犯罪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數據安全技術產品研發和應用,為數字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作者單位: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