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3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等單位聯合承辦的2022中國算力大會在濟南舉辦。在30日主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對《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2年)》進行了解讀。
余曉暉指出,算力是衡量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加速數據資源的有效利用及數據價值的釋放,驅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發展。算力對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近年來,我國算力產業規模增長迅速。據中國信通院測算,截至2021年底,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1.5萬億,關聯產業規模超過8萬億。
余曉暉表示,結合算力發展特點和重點影響因素,中國信通院利用統計學相關方法構建了中國綜合算力指數。指數共選取了32個指標,從算力、存力、運力、環境四個維度衡量我國31個省份算力發展的綜合水平。從綜合算力指數來看,我國東部算力樞紐節點所在省份綜合算力總體處于領先水平,部分西部算力樞紐節點和中部省份Top10榜上有名。東部省份的算力、存力、運力發展整體處于較高水平,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綜合算力指數總體較高。部分中部省份在算力、環境等方面也處于全國前列。部分西部省份以其自身在存力、環境等方面的優勢也躋身Top10。
余曉暉表示,通過建立中國綜合算力指數,全面客觀評價我國各省份算力發展水平,以促進算力、存力及運力的發展,加強我國各地區算力發展的協同聯動,為全國及各省份算力發展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