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深圳支隊大力推進信息化數字化建設
來源:深圳特區報 更新時間:2022-07-15


武警深圳支隊大力推進信息化數字化建設 向科技要執行力和戰斗力 

“本次戰備拉動超時5秒,主要是請領槍支彈藥的過程不夠順暢,到達指定位置后檢查不全面……”近日,武警廣東總隊深圳支隊訓練督查組依據高清錄像回放,逐條梳理支隊本次戰備拉動中存在的問題,這是支隊大力開展數字化軍營建設,著力提升戰備訓練質效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深圳支隊叫響“前沿部隊,走在前列;特區武警,特別過硬”的口號,加強軍地合作,以“深圳速度”大力推進部隊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動教育管理保障等工作的數字化進程,逐步形成了“官兵生活更便利、備戰精力更集中、練兵質效更明顯”的良好局面。

●“智慧軍營”:提升管理效能

“現在請假外出更方便了。”戰士王強笑著伸出一根手指說,“一分鐘就夠了。”只見王強在人臉識別門禁處“刷臉”完畢,“智慧軍營”管理系統開始審核他的請假外出申請,顯示“請假成功”后,王強背起包快步走出營區。外出不用請假條,只需要“刷臉”,這是記者在深圳支隊機關看到的一幕。

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官兵請假外出前需要將請假條逐級報批,最快也要1小時才能辦完,外出時還要確保請假條不能丟失。機關若想掌握人員在位情況更是需要層層統計上報,既耗時又費力。

改變這一狀況的,是支隊正在推進建設的“智慧軍營”管理系統。其中,營門崗智能門禁系統收錄了支隊官兵的人臉和車輛信息,對進出人員和車輛自動識別登記;機關大廳使用智能打卡系統,詳細記錄機關上班人員的上下班時間和體溫信息,實時更新數據庫,每周自動生成考勤情況;會議室使用智能會議系統,由組織者提前輸入會議名稱、開會日期和參會官兵信息,會議開始前15分鐘系統開始自動識別進入會場人員,并自動生成會議考勤情況,缺席、遲到人員一目了然。

“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把整個軍營置于一張大網中,構建數據信息共享的現代化營區管理系統,向科技要執行力和戰斗力。”支隊長萬琦濤告訴記者,通過使用這套“智慧軍營”管理系統,支隊管理效能穩步提升。

●“數字閱讀”:燃旺軍營學習“爐火”

當前,數字化正以其方便快捷、選擇多元的特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軍營,改變著官兵的學習習慣和閱讀方式。

“今天,你讀書了嗎?”走進該支隊智慧圖書閱覽室,數字化閱讀區、沉浸式觀影室、電子廣播亭、VR游藝室、軍營唱吧等令人目不暇接,一個個新型文化空間正逐步成為深受支隊官兵追捧的“打卡地”。

支隊通過檢查調研發現,官兵對書籍的需求面廣,由單位統一購買書籍,很難滿足所有官兵的學習需要。

“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新時代官兵學習成長的途徑也應與時俱進。”支隊政委孫雷告訴記者,支隊黨委“一班人”分析研究后作出決定,要從源頭上改變現狀,結合當下生活“網絡化”、學習“碎片化”的特點,在深圳圖書館的幫助下為基層配備了數字化閱讀器,并定期將高品質圖書上傳到云端圖書庫,官兵不出營門就可以利用閱讀器閱讀百萬冊圖書。此外,他們還指導各基層單位配備建起軍營小廣播,開設“理論金句”“黨史軍史”“書香軍營”“論壇社區”等交流分享板塊,使之成為群眾性教育的新載體。

與此同時,針對當前基層文化建設缺少時代感和吸引力的問題,支隊依托地方有利資源,整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重點打造智慧學習教育、智慧體育健身、智慧文化娛樂等智慧育人空間,實現了文化場所的迭代升級。

●“智慧配送”:新保障質效倍增

“只要通過手機提報需求,訂購的副食品就會準時送達中隊,而且品種齊全、物美價廉。”支隊執勤十中隊司務長田民歡對推行副食品線上采購的“平臺+服務商”配送模式贊不絕口。支隊副食品集中配送走上了數字化快車道,官兵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以‘平臺+服務商’的形式推動副食品配送工作一體化,不僅構建起了食品安全溯源體系,使各項數據清晰透明,也提高了效率和質量,降低了采購成本,讓官兵得到了實惠。”支隊軍需營房科助理員張智海介紹,他們發揮軍地共建共享科技資源的優勢,引入地方企業搭建的網絡平臺,通過線上比對供應商和配送商,讓性價比最高的保障物資按時配送到基層,實現了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此外,支隊針對官兵就醫需求,創新推動信息化醫療保障服務,不斷完善就診流程。官兵就診時,先使用智能就診系統掛號,待醫生將處方錄入系統后,藥房就將藥品挑選好送到就診官兵手中。官兵的病歷將在系統中永久保存,隨時可以調取查閱,既方便官兵復診又能夠讓醫生更好地掌握傷病員的身體狀況。

 

武警官兵通過數字化手段強化訓練。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唐光明 通訊員 時羽龍 陳飛鷹

“本次戰備拉動超時5秒,主要是請領槍支彈藥的過程不夠順暢,到達指定位置后檢查不全面……”近日,武警廣東總隊深圳支隊訓練督查組依據高清錄像回放,逐條梳理支隊本次戰備拉動中存在的問題,這是支隊大力開展數字化軍營建設,著力提升戰備訓練質效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深圳支隊叫響“前沿部隊,走在前列;特區武警,特別過硬”的口號,加強軍地合作,以“深圳速度”大力推進部隊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動教育管理保障等工作的數字化進程,逐步形成了“官兵生活更便利、備戰精力更集中、練兵質效更明顯”的良好局面。

●“智慧軍營”:提升管理效能

“現在請假外出更方便了。”戰士王強笑著伸出一根手指說,“一分鐘就夠了。”只見王強在人臉識別門禁處“刷臉”完畢,“智慧軍營”管理系統開始審核他的請假外出申請,顯示“請假成功”后,王強背起包快步走出營區。外出不用請假條,只需要“刷臉”,這是記者在深圳支隊機關看到的一幕。

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官兵請假外出前需要將請假條逐級報批,最快也要1小時才能辦完,外出時還要確保請假條不能丟失。機關若想掌握人員在位情況更是需要層層統計上報,既耗時又費力。

改變這一狀況的,是支隊正在推進建設的“智慧軍營”管理系統。其中,營門崗智能門禁系統收錄了支隊官兵的人臉和車輛信息,對進出人員和車輛自動識別登記;機關大廳使用智能打卡系統,詳細記錄機關上班人員的上下班時間和體溫信息,實時更新數據庫,每周自動生成考勤情況;會議室使用智能會議系統,由組織者提前輸入會議名稱、開會日期和參會官兵信息,會議開始前15分鐘系統開始自動識別進入會場人員,并自動生成會議考勤情況,缺席、遲到人員一目了然。

“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把整個軍營置于一張大網中,構建數據信息共享的現代化營區管理系統,向科技要執行力和戰斗力。”支隊長萬琦濤告訴記者,通過使用這套“智慧軍營”管理系統,支隊管理效能穩步提升。

●“數字閱讀”:燃旺軍營學習“爐火”

當前,數字化正以其方便快捷、選擇多元的特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軍營,改變著官兵的學習習慣和閱讀方式。

“今天,你讀書了嗎?”走進該支隊智慧圖書閱覽室,數字化閱讀區、沉浸式觀影室、電子廣播亭、VR游藝室、軍營唱吧等令人目不暇接,一個個新型文化空間正逐步成為深受支隊官兵追捧的“打卡地”。

支隊通過檢查調研發現,官兵對書籍的需求面廣,由單位統一購買書籍,很難滿足所有官兵的學習需要。

“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新時代官兵學習成長的途徑也應與時俱進。”支隊政委孫雷告訴記者,支隊黨委“一班人”分析研究后作出決定,要從源頭上改變現狀,結合當下生活“網絡化”、學習“碎片化”的特點,在深圳圖書館的幫助下為基層配備了數字化閱讀器,并定期將高品質圖書上傳到云端圖書庫,官兵不出營門就可以利用閱讀器閱讀百萬冊圖書。此外,他們還指導各基層單位配備建起軍營小廣播,開設“理論金句”“黨史軍史”“書香軍營”“論壇社區”等交流分享板塊,使之成為群眾性教育的新載體。

與此同時,針對當前基層文化建設缺少時代感和吸引力的問題,支隊依托地方有利資源,整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重點打造智慧學習教育、智慧體育健身、智慧文化娛樂等智慧育人空間,實現了文化場所的迭代升級。

●“智慧配送”:新保障質效倍增

“只要通過手機提報需求,訂購的副食品就會準時送達中隊,而且品種齊全、物美價廉。”支隊執勤十中隊司務長田民歡對推行副食品線上采購的“平臺+服務商”配送模式贊不絕口。支隊副食品集中配送走上了數字化快車道,官兵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以‘平臺+服務商’的形式推動副食品配送工作一體化,不僅構建起了食品安全溯源體系,使各項數據清晰透明,也提高了效率和質量,降低了采購成本,讓官兵得到了實惠。”支隊軍需營房科助理員張智海介紹,他們發揮軍地共建共享科技資源的優勢,引入地方企業搭建的網絡平臺,通過線上比對供應商和配送商,讓性價比最高的保障物資按時配送到基層,實現了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此外,支隊針對官兵就醫需求,創新推動信息化醫療保障服務,不斷完善就診流程。官兵就診時,先使用智能就診系統掛號,待醫生將處方錄入系統后,藥房就將藥品挑選好送到就診官兵手中。官兵的病歷將在系統中永久保存,隨時可以調取查閱,既方便官兵復診又能夠讓醫生更好地掌握傷病員的身體狀況。(記者 唐光明 通訊員 時羽龍 陳飛鷹)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