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網格+警格”促進矛盾糾紛及時化解
來源:人民公安報 更新時間:2022-07-05

2020年5月,江蘇省南通市成為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南通市公安局緊抓試點機遇,深化“警格+網格”融合聯動建設,延伸基層基礎工作觸角,扎實推動社會矛盾風險防范化解,確保社會治安持續安全穩定。

建強指揮中樞——

確保矛盾風險有人管

2020年6月,南通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以下簡稱社會治理中心)揭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個市級、10個縣區級、96個鄉鎮級社會治理中心,實現市域社會治理指揮服務體系全覆蓋,全力打造統籌市域治理“最強大腦”。

“社會治理中心是社會矛盾風險化解‘指揮中樞’,市、縣、鄉三級社會治理中心的建立,有效解決了當前矛盾糾紛排查預警難、調解渠道分散、指揮調度不統一等問題。”副市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公安局局長高山說,南通市打造的市域社會治理大聯動智能化平臺,縱向貫通市縣鄉村網格,橫向聯動公安110、應急管理等單位。

同時,南通市公安局推動構建政務外網與公安網、社會治理中心與公安指揮中心雙循環工作體系,形成“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等工作機制。市級層面,社會治理中心與公安指揮中心聯動對接,推動工作流、業務流交匯互通;縣級層面,努力構建全面覆蓋、各方聯動、反應迅速、運行高效的基層社會治理聯動指揮平臺,推動資源數據共享共用,實現網格警格一圖融合、一網指揮、一屏作戰;鎮級層面,社會治理中心、派出所綜合指揮室、警網融合指揮室三室合一,下達指令、部署工作;村社層面,依托警網融合工作站,組織開展聯勤、聯動、聯防等工作,形成基層治理合力。

警網融合聯動——

確保矛盾風險“格中解”

今年1月,在通州區劉橋鎮,老張與親戚小劉等人在家喝酒時因瑣事發生嚴重矛盾糾紛。社區民警顧峰通過網格員了解此事后,立即開展調查走訪,多次上門對老張進行談心談話,說服其主動找對方爭取諒解,最終成功化解雙方矛盾。

立足于矛盾糾紛發現得早、發現得了、處置得好,南通市公安局以1822個警網融合工作站為依托,深化“網格+警格”融合聯動機制;將矛盾糾紛等納入網格員每日巡查范疇,發揮“網格吹哨”作用,按照網格員排查上報、社區民警核查跟蹤、社區(村)聯動處置的基本工作流程實現風險閉環,真正把警網融合工作站打造成感知風險、預警預防的前沿哨所和除患護安、固本強基的主要陣地。

面對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出現的矛盾糾紛,在當地公安機關指導下,崇川區和平橋街道網格員、網格志愿者變身一線哨兵員、民意收集員、矛盾調解員,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網格,真正做到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長程軍介紹,圍繞常見的鄰里糾紛、家庭糾紛等易發、多發小糾紛,充分發揮網格長(員)隊伍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按照預警在先、及時處理、就地化解原則,做到第一時間發現處理、第一時間介入疏導、第一時間源頭化解,切實提高預知預警能力,從源頭上防范矛盾風險,努力避免矛盾糾紛激化升級。

數據風險預警——

確保矛盾風險有效防

2021年7月至今,家住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范某與王某因經濟糾紛及情感糾紛報警7次。期間,范某不僅言語粗暴,還有向人扔石子等過激行為,矛盾較為突出,存在風險隱患。開發區分局新開派出所民警聯合街道、社區等工作人員,對兩人進行多輪調解,通過反復勸導,促使當事雙方達成和解,至此,這起矛盾糾紛被成功化解。

為運用大數據促進社會矛盾風險有效預防和化解,南通市公安局還打通社會治理中心與公安指揮中心聯動對接,建立警網融合聯動指揮平臺,找準矛盾風險激化點,進行監測預警;建立家庭婚戀糾紛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綜合婦聯咨詢等8個維度實時數據,安排人員上門核查調處;建立出租房屋矛盾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核查發現、跟進化解矛盾隱患4924個,推動實現社會矛盾糾紛及早發現和及時化解,全力維護社會穩定。(記者 趙家新 通訊員 曹鈺華)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