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繪工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前期性、基礎性工作,通過提供與地理位置有關的各種專題性和綜合性基礎信息,廣泛服務于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文化教育、行政管理、人民生活等領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必不可少的一種重要保障手段。“十五”期間,廣西測繪局充分發揮測繪技術、設備、人才和海量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優勢,積極主動、優質高效地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宏觀調控、科學決策、規劃建設,為全區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建設,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提供測繪服務與保障,使測繪工作的基礎性、前期性、公益性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 努力為政府決策和行政管理服務。積極配合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完成重點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珠江流域防護林工程、石山地區退耕還林還草還竹等專題制作。應用地理信息技術,對全區90個市縣的土地坡度、坡向、高程、三維地表面積進行分級統計,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土地資源調查評價、農業區劃、退耕還林等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在“9202”二期工程基礎上,開展了基于網絡的電子地圖集建設工作,“9202”工程成果鏈接到區黨委辦公廳電子政務系統。完成廣西90個市縣掛圖的編制工作,并對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給予優先或無償服務。“十五”期間,及時為自治區開展抗洪搶險、廣西邊境公路大會戰、東巴鳳大會戰以及加強東盟各國合作與開發等提供地圖服務。特別是連夜趕制大媚公河次區域地圖,在自治區政府領導出訪前送到自治區領導手中,自治區政府李金早副主席給予了充分肯定。經自治區政府同意,去年啟動了“服務廣西對外開放戰略系列基礎地理地圖”的編制工作,目前該系列地圖正在緊張編制之中,今年8月份前可提供使用。 在重大項目建設中突顯測繪的作用。加強合作,為南寧市社會應急聯動系統建設和正常運行提供地理信息數據和測繪技術服務,成為廣西地理信息應用工程的成功典范。為巖灘水電站庫區拉平排澇隧洞工程實施首級精密控制網測設并對施工軸線進行全程監測,隧洞貫通的精度全國罕見。充分發揮航測技術優勢,為自治區公路建設提供測繪保障,測繪技術人員被譽為“身藏絕技的探路先鋒”,測制1∶2000公路帶狀航測地形圖成為廣西測繪局響當當的品牌。在右江那吉水利航運樞紐工程、紅水河惡灘水電站及遷江水電站、桂江水電站、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廣西梧州長洲水利樞紐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中,測繪人員不畏艱難,忘我工作,奮戰在窮山惡水之中,及時提供優質高效的測繪服務保障,被譽為“一支鐵的隊伍”。 積極主動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主動與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聯系,介紹地圖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了解博覽會的地圖需求,向秘書處贈送了標準地圖樣圖以及有關地圖編制的法律法規書籍。組織編制了中國與東盟十國地理位置圖、地理位置示意圖等系列圖贈送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同時在網上發布,供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各行各業使用。自治區領導、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對廣西測繪局關心中國--東盟博覽會、支持中國--東盟博覽會、主動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給予了充分肯定。 認真做好測繪成果提供使用工作。“十五”期間,向社會提供1:5000至1:100萬比例尺地形圖11萬張,按保密管理要求為用戶復印各種比例尺地形圖1.5萬余份,提供大地控制點成果41279個,航攝像片20446片,各種專題圖和掛圖9901幅,地圖集(冊)2千余本,廣西各城市交通旅游圖47萬余份。這些成果資料在國土資源、交通、信息產業、林業、電力、環保、地質、民政、公安、規劃、水利、無線電管理、氣象、人防等各個領域中發揮了基礎保障作用,為各項建設事業節省了大量的前期投資。數據分發服務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績。2002年至2005年,向社會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數據453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