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政務服務有態度有速度有溫度
來源:新京報 更新時間:2022-06-02

 

深化“放管服”改革 平谷政務服務有態度有速度有溫度


北京金隅公轉鐵項目工作組人員將一面寫有“解投資者所難、慮投資者所憂”的錦旗送到平谷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人防辦審批窗口,對審批人員的主動作為、上門服務和高效率審批表示褒揚和感謝。
今年以來,平谷區政務服務局以落實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兩區”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改革5.0版政策為主線,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一系列決策部署,聚焦制度創新、標準化服務、協同化改革,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出實招、落實效,積極踐行親商、懂商、助商、成商理念,切實解決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充分彰顯出平谷政務服務的擔當態度、高效速度和暖商溫度,全力服務高大尚平谷建設。
堅持問題導向
全面暢通解決問題渠道
以深入落實北京市《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落地“最后一公里”行動方案》為牽引,以落地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和年度政務服務行動計劃清單任務為重點,平谷區政務服務局積極建立健全本區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好差評”“政務服務體驗員”“解決企業群眾‘辦不成事’問題”“隱性壁壘發現、清理和評估”等工作機制,組織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常態化開展政策解讀是否精準、審批手續是否簡化、工作流程是否標準、窗口辦事是否便利、網絡環境是否通暢、服務是否到位等方面問題的清理,實行“辦不成事”問題日匯總、周分析、派單督辦制度,及時對企業群眾體驗感不好、獲得感不強、滿意度不高的問題進行整改,著力清除市場準入標準不一致、準入流程長手續繁等隱性壁壘。
今年以來,平谷區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已查找解決服務企業群眾辦事過程中存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67個,為營造“規范、公開、便民、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奠定了堅實保障。

▲平谷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設立反映“辦不成事”窗口。
堅持效率優先
快速落實審批創新舉措
今年4月,針對“中國工商銀行平谷支行重建解危工程項目”,市規自委平谷分局核發了北京市首個“建筑師負責制+告知承諾制”社會投資低風險工程規劃許可。這是北京市建筑許可領域優化營商環境5.0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為推進工程盡快建設,切實改善服務體驗,助力項目落地實施。市規自委平谷分局獲取企業建設需求后,主動聯系企業實地踏勘、查看辦公用房實際情況。依托《關于優化新建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的若干規定》《北京市建筑師負責制試點指導意見》《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推行建筑師負責制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出靠前服務、專業指導、高效審批服務舉措,在建設單位備齊申報材料、設計單位承諾設計方案符合相關法規法律規定后,完成合法性審查即核發規劃許可,幫助企業提前5個工作日取得規劃許可,實現申報即發證,將許可審批轉為事中事后監管。
平谷區在建筑許可領域社會投資低風險工程規劃許可中先行先試“建筑師負責制+告知承諾制”,實現了“專業指導+高效審批”,切實延伸了設計單位和建筑師服務范圍、提升了服務水平,跑出了行政審批新速度,讓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紅利充分惠及了企業,打造了建筑許可領域改革新樣板。
堅持助企成商
全心營造優商服務氛圍
為保障區內重點企業建設項目高效有序推進,平谷區人防辦建立《關于加快本區重點項目人防工程建設審批的工作機制》,著力提高人防工程建設審批效率。該機制以“重點項目突破帶動本區高質量發展”為工作核心,變“坐等審批”轉為“主動服務”。掌握全區布局,溝通聯系“找項目”。提前掌握本區內近期重點項目信息,建立項目信息臺賬。踐行“四商”理念,主動上門“幫項目”。為建設單位提供提前服務、上門服務、延時服務、一對一精準服務,確保項目報審一次通過。壓縮辦理時限、一次辦結“批項目”。全面實行告知承諾制,將7項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由1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實現區內重點建設項目人防審批加速辦結,一次通過、一日審批。

▲平谷區人防辦針對馬坊鎮域內擬建設項目上門提供人防建設審批業務指導。
堅持服務全覆蓋
構建就近就便專享政務服務平臺
平谷區政務服務局聚焦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和服務觸角延伸,全面實施政務服務進園區、進村居、進黨群服務中心行動,在農科創、中關村平谷園等園區和各村居及黨群服務中心設立政務服務站點,打造“站點綜合受理、分轉部門審批、快遞服務送達”服務模式,通過綜窗受理和智能服務終端方式,為園區企業、村居群眾提供觸手可及的政務服務。聚焦打造首都物流高地,以項目集成服務場景建設為牽引,調研制定服務綜合性物流口岸項目落地集成辦事場景建設方案,深化“吹哨報到”,探索服務物流口岸項目落地專班會商工作機制,搭建重大項目落地聯合推演、聯審聯辦、聯動服務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務平臺,切實解決企業入駐物流園區的項目建設審批周期長、落地慢問題。

▲峪口鎮西樊各莊村政務服務站外景。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平谷區政務服務局將緊扣優化營商環境、“兩區”建設改革脈搏,加強和規范行政許可管理,加大清理變相審批力度,進一步擴大告知承諾審批事項范圍,深入開展“證照分離”、“一業一證”改革。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商業消費等領域審批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便利化改革。加強日常動態壓減審批事項申請材料、辦理時限和提升即辦率,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降低企業準入準營成本。大力推進“備案制”改革,將更多領域事項由審批改為備案,推動各項審批越來越簡化、越來越便捷,切實讓政務服務改革紅利惠及每一個企業、每一名群眾。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