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戰疫 數字化轉型
——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線舉行
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令世界關注。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其中2021年產業規模突破1.3萬億元。進入“十四五”,《“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和《“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等部署相繼落地,意味著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5月26日,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博會)以線上方式舉行。在這場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上,如何挖掘和激發數據價值、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成為與會各方關注的焦點。
“大數據技術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用戶查詢次數累計達到556億次以上,成為人人出行的‘標配’和各地防控疫情的重要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數博會開幕式上表示,近年來,中國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加快夯實,行業融合逐步深入,政策環境持續優化。
“通過疫情期間對企業的調研發現,數字化程度越高的企業受疫情沖擊的影響越小,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關鍵策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采集數據、機器視覺生成數據、管理信息化等,都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要素。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CEO張平安認為,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和重要資產已成共識,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是數據價值重塑的引擎。為此,華為云開發了數智融合云平臺,打通數據治理和人工智能開發兩條生產線,讓數據開發效率由“周”級提升到了“小時”級。
近年來,華為、騰訊、蘋果等多家企業的數據中心落戶貴州省貴安新區。目前,力圖打造“中國數谷”的貴陽貴安數據中心集聚區已聚集大型數據中心8個。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表示,貴安新區已經成為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貴州正在建設貴陽貴安大數據科創城,全力打造數字產業和人才集聚區、數字場景應用示范區、生態文明展示區。
中國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同時,也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推動數字經濟更好造福世界人民。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中國將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數字經濟議題談判,開展雙多邊數字治理合作,推動數字絲綢之路走深、走實。
“中國將支持國內外大數據企業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品服務、知識產權等方面深入合作;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支持跨國公司科研機構在國內設立大數據研發中心,教育培訓中心。”肖亞慶說。(記者 劉 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