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過來做核酸采樣的時候把卡片給我們,我們就知道做過了……”近日,金山區漕涇鎮花園居民區一組居民小組長嚴艷清阿姨和三位志愿者拿著一摞卡片,挨家挨戶的敲門。這張卡片是用紅色A4紙打印的,一掌大小,以花園居民區11個網格做劃分,記錄著居民的姓名、電話和家庭住址。原來,花園居民區是一個老舊小區,人口情況較為復雜,為此,花園居委會特地設計了一張核酸采樣卡,以網格化的方式,層層劃分,由居民小組長代為領取之后發放到每個人手上,到下次核酸采樣時交給工作人員記錄。采樣結束后,居委會將小卡片一一比對,就排查出誰沒做核酸采樣,然后再上門提醒。工作看似繁瑣,但是在依靠網格化之后,再次明確了居民區域內的人員,真正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為確保核酸采樣全覆蓋,漕涇鎮充分運用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和數字信息化賦能手段,做到應檢盡檢。海涯村將全村劃分為5個網格,統計出常駐人口1631人,建立“一人一登記”,在核酸采樣過程實施 “一人一打勾”。若有人未做核酸采樣,現場網格員會及時通過電話或上門通知其前來。
在日常巡查中,各村居的“微網格長”也會隨時關注網格內人員變化,如遇人員復崗、就醫等特殊情況,微網格長會及時向村委會匯報,經村委會復查、分析后,最后再進行確認。(通訊員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