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檢察大數據戰略交流平臺
來源:檢察日報 更新時間:2022-05-13

 

打造檢察大數據戰略交流平臺

更名后的《檢察技術與數字監督》亮相

5月初的一天,一位律師打開剛出刊不久的《檢察技術與數字監督》。翻閱間隙,他拿出手機致電該期刊編輯部:“這本刊物與司法鑒定工作聯系緊密,對典型案例的剖析也十分透徹,對于刑事辯護可謂有力指引,想問下后續是否可以進行更多交流……”

今年4月,《檢察技術與信息化》刊物正式更名為《檢察技術與數字監督》。《檢察技術與數字監督》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與中國檢察出版社聯合推出的期刊,辦刊宗旨是“加強方向引導,促進學術交流,凝聚人心士氣,弘揚科技文化”。2013年以來,該期刊已連續出版46期。

應數字檢察戰略而更名

更名后,第一期《檢察技術與數字監督》“人物風采”欄目,刊載了最高檢案件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掛職)翁躍強撰寫的《大數據監督模型的紹興樣本》。

“《檢察技術與數字監督》這個名字既簡潔又有時代感,不僅凸顯了它是廣大檢察技術人員學習交流的平臺,更體現出貫徹落實最高檢黨組實施大數據戰略的能動和決心。”翁躍強非常認可該期刊的更名之舉。

更名后,該期刊增設了新欄目,“大數據法律監督”欄目就是其中之一。翻開第一期,可以看到不少與法律監督密切相關的理論文章,比如,《“套路貸”虛假訴訟監督案》《“非標油”偷逃稅安全環境系列監督案》《傳統數據分析與大數據分析在服務法律監督基本范式上的差別》等。

“更名后,期刊將更加緊密地圍繞能動履職和檢察技術支撐法律監督實踐,充分發揮經驗交流、工作參考和案頭工具作用。”最高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劉喆表示。

因專業專注而“亮劍”

刊物刊載的典型案例,從內容上看,盡管未必都文采飛揚,但無不來源于一線最鮮活的司法實踐,蘊含著深邃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案例還成為影視劇人物塑造的原型,甚至是文學創作者靈感的來源。《李某強奸、搶劫、強制猥褻抗訴案》一文中提到的運用電子數據檢驗技術獲取多組關鍵證據或有關線索,最終突破“零口供”的過程,為檢察機關精準抗訴和追訴漏罪提供了參考樣本。此外,《手機照片真實拍攝時間鑒定一例》《PCI死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2例分析》《心理測試技術查明500萬元虛假鑒定背后的真相》等文章,均屬于科技賦能檢察辦案。

談及科技對于司法辦案的作用,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指出,檢察公益訴訟需要查明侵害的公益事實,技術鑒定和技術檢測就相當于公益訴訟檢察官的“眼睛”。尤其是作為檢察公益訴訟重點領域之一的生態環境領域,案情往往較為復雜,更需要專業技術支持。

那么,作為檢察技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司法鑒定對于檢察辦案有哪些作用?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指出,司法鑒定等檢察技術工作為檢察辦案提供證據和技術支持,發揮監督糾錯作用,是重要的檢察輔助工作。

繼往開來打造新亮點

檢察技術的最新動態、鮮活的基層司法實踐創新、檢察官的辦案手記、典型案例剖析……這些內容在《檢察技術與數字監督》中都可以找到。比如,“2022年檢察技術和信息化工作要點”欄目,有助于各地檢察技術條線人員及時掌握和了解有關工作重點、難點等;新增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欄目旨在持續培育各地檢察機關數字檢察創新氛圍。

“《檢察技術與數字監督》有問必答、有難必解,專業度很高,不僅檢察技術條線人員閱讀,不少檢察官也常常閱讀。”作為“檢察官談技術”欄目的受訪者,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趙文勝在拿到更名后的第一期期刊時說。在接受采訪時,趙文勝就“新時代基層檢察官該如何辦案”深入淺出地談了體會,“要充分利用檢察技術辦案,層層深挖辦案線索。”(史兆琨)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