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東數西算” 構建綠色數據中心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更新時間:2022-05-11


數據中心是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耗的關鍵環節,也是促進全社會降碳增效的有力抓手。近日,工信部等6部門公布2021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包括通信、互聯網、能源、金融等領域44家數據中心入選。至此,我國已先后創建三批共計153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

創建綠色數據中心有哪些考量

2021年7月份,工信部印發《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到1.3以下。硬指標與時間表的設定,將進一步加快綠色數據中心的普及。

上海超算中心云計算與大數據部副部長徐瑩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六大行動,包含了新型數據中心建設布局優化、網絡升級、算力賦能、產業鏈穩固、綠色地毯、安全可靠等。這可以被視為“東數西算”這一國家戰略落地實施的重要一環,也是“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工程。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紀飛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數據存儲、計算和應用需求大幅提升,數據中心作為高耗電的數字基礎設施,其規模增長必然帶來能耗大幅增長,全國數據中心年耗電總量已超同期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的2%,且仍在不斷增加。而根據《“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國數據中心總算力規模超過300EFLOPS,將是2020年的3.3倍。

“在當前能源資源日益緊張、環境治理任務嚴峻的形勢下,數據中心加快綠色轉型、節能降耗,成為保障資源環境可持續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全社會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因此,綠色數據中心是數據中心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創建綠色數據中心并設定PUE標準,可以鼓勵和倒逼數據中心加快綠色轉型,促使企業加大研發創新并積極嘗試應用更先進的節能降耗技術和設備。”紀飛峰說。

如何更好引導數據中心走低碳高效的綠色發展道路

紀飛峰表示,引導數據中心走低碳高效的綠色發展道路,可從規劃布局、準入審批、獎懲機制、技術創新、能源供應等方面入手。例如,通過“東數西算”工程,布局引導數據中心產業在西部建立,將有效提高對西部風光水等清潔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時也要防止重復建設導致資源浪費;在準入審批上應設置PUE指標底線,并作為重要的競爭性指標之一,鼓勵市場參與主體不斷努力降低PUE值;可以通過獎懲機制鼓勵企業通過改造升級、優化運行等手段減低能耗,達到指標的給予獎勵,超標運行的予以處罰。例如,鼓勵企業采取更節能的液冷系統,更加精準、智能地優化控制溫度等;要鼓勵開展節能降耗技術研發和創新,可給予相關企業專項的研發補助資金、專項的研發優惠貸款等支持。在能源供應上,可考慮設置梯級電價,鼓勵數據中心開展綠電直購、儲能及梯次利用等探索。

徐瑩表示,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應用的不斷成熟,新型的智能計算中心在各地落地,在智慧城市、疫情防控、自動駕駛等領域,提供多樣化的算力服務。東部地區,計算密集型算力中心的PUE控制在1.35以下,一般的風冷技術無法達到,需要用到水冷技術,可以全浸沒式冷卻,或者冷板式液冷服務器。目前,國內的主流硬件廠商,如聯想、浪潮、中科曙光已經有能力提供一整套冷板式液冷服務器。

徐瑩認為,在長三角地區的氣象參數下,要提高存量的數據中心的PUE,需要降低冷機部分的用電量,或采取延長自然冷卻時間的措施。大量存量小型的數據中心大都采用風冷直膨式精密空調,并沒有自然冷卻的措施,而風冷系統本身的效率又較低,導致大部分存量小型數據中心的PUE停留在1.8左右。氟泵自然冷技術的出現可以實現小型數據中心的PUE降到1.4以下的要求,但是改造的費用及改造周期都是需要綜合考慮的。

“新型數據中心在西部地區的建設可以進一步降低能耗比,并就地使用西部的綠色能源,帶動當地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云上貴州的建立帶動了當地數據中心產業的迅猛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提高西部地區算力中心的使用效率(上架率65%以上)需要提升網絡質量。目前貴州到長三角樞紐網速單向時延將縮短到15毫秒以內,比國家整體方案要求的指標還要快5毫秒。甘肅慶陽到西安的直連鏈路已經建成使用。三大運營商已經提出了算力網絡的概念和架構,從算力度量、算力感知、算力路由、算力交易及算力編排等幾個難點著手,充分利用現有的成熟網絡控制技術實現多維度算力資源的調度和交易。”徐瑩說。(記者 趙姍)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