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積極推進人社信息化建設工作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更新時間:2022-05-10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社會保障惠企安民)

借力信息化 為人社服務助跑

——山西積極推進人社信息化建設工作
 
“平時帶上社保卡就醫購藥、乘坐公共交通,清明節到景點游玩,也能刷社保卡了。”“去年申領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我參加了‘呂梁山護工’培訓,順利就業。”“公司跟人社相關的業務基本都是網上辦,去窗口也是一網通辦,很省心。”在山西省多地,不少群眾分享了各自的辦事經歷,“便捷”是他們共同的感受。

近兩來,人社部全面啟動信息化便民服務創新提升行動,山西省委省政府高標準打造數字政府,山西省人社部門緊跟人社部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群眾所需所想所盼為出發點,發揮信息化引領發展和支撐保障作用,全力推進人社信息化建設,為人社服務提質增效助跑。

布好“一張網” 信息化建設全方位推進

“我使用最多的是社保卡,去年在‘民生山西’APP上刷臉申領了電子社保卡,經常登錄查看社保相關信息,還用它來掛號、繳費,再也不擔心出門忘帶實體卡了。”太原市小店區的張女士笑著告訴記者,社保卡的功能越來越豐富,隨身攜帶的卡包都越來越“瘦”了。

卡包“瘦身”,服務“擴容”,這是山西人社信息化建設的成效之一。據山西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先后歷經了“人社信息化”“信息化人社”“互聯網+人社”發展階段,信息化建設成為推動人社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依托信息化建設這“一張網”,山西人社部門從多個方向聚力,從上到下全方位推進建設工作。

建設集中統一的信息系統是首要問題。山西堅持“只減不增”“只合不分”的原則,依托省級政務云平臺,整合人社領域各級分散建設的業務系統,全面提升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系等各個領域信息系統集中層級。

同時,山西加快全省人社大數據建設。制定數據資源標準目錄,建立規范統一、數據共享、協同聯動的人社數據資源體系。完善數據資源實時采集、處理、維護、應用機制,通過數據匯聚、數據治理,集中管理200億條人社業務數據,建成廣覆蓋、全數據、高安全的全省人社大數據資源池。

有了平臺和數據,如何進一步推動人社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

“我們與省級政務服務平臺和人社部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上下聯通,形成了以‘一網、一卡、一微、一端、一號’(網站、社保卡、山西人社微信公眾號、民生山西手機客戶端、12333服務熱線)的‘五個一’人社服務體系。”山西省人社廳信息中心負責人表示,由此全面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并以數字化、智能化支撐人社服務“電話辦”“打包辦”“掌上辦”“指尖辦”。

據介紹,目前山西省人社廳與行政審批、公安、衛健、民政、司法等部門共享5大類34項數據資源,匯聚共享6000萬條交換數據。此外,編制《推進社保信息管理改革方案》,運用信息化手段扎緊社保領域不能腐的制度籠子。信息系統全部“政務上云”,業務網絡縱橫貫通,網絡與信息安全態勢基本穩定。

下好“先手棋”全國統籌信息系統順利上線

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日漸穩固,也為山西省接入全國統籌信息系統創造了先機。

2021年年初,人社部決定開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信息系統建設試點,山西基于實際情況,主動請纓。在部級聯動支持下,采取多項有力舉措,確保任務穩步推進、部省如期對接。

“試點工作一啟動,迅速建立‘一盤棋’工作運行機制。省委省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工作方案》。廳黨組部署推動省、市、縣人社部門統一步調。工作專班‘日研究、周調度、月總結’,系統建設始終有序有力。”山西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具體操作層面,山西突出“系統改造、數據治理”兩條省級任務主線。對1400余項系統差異進行“地毯式”綜合研究,“小步快跑式”向全國統一技術規范靠攏。按照“先易后難、查缺補漏、化解遺留”的原則,積極消化歷史業務數據沉積,三次組織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全量治理,數據質量穩步提升。

“平臺部署、數據評估、聯調測試是三大技術環節,通過部署全國統一業務中臺,支撐業務、財務數據實時匯聚。對照部級校驗檢查點,先后開展了五輪數據質量評估整改。”山西省人社廳信息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相關業務人員加班加點,部省兩級協同開展聯調測試,最后通過了業務中臺技術驗證。

確保系統按時順利上線、平穩運行,各項保障措施也要到位。為此,山西建立了常態化運維保障和應急處理機制,確保部省兩級風控體系安全運轉。合理制定數據初始化工作計劃,嚴格檢查數據遷移工作步驟,盡量減少業務暫停時間。同時,組織全省經辦機構開展全業務、全功能、全場景系統功能集中測試。設置18項全量指標、13項抽樣指標,校驗確認業務數據。

今年1月1日,山西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信息系統上線運行。這標志著山西正式納入全國系統,為保障全國統籌制度實施闖出路子、作出貢獻。

據統計,系統上線以來,山西省累計受理217.2萬筆業務、風控提示9.2萬筆,發放養老金232.6萬人76億元,全省當期領取企業養老保險待遇人員全部發放完畢。在線提供14萬多次公共服務,先后解決了150多個數據校驗、功能應用、待遇發放等系統運行問題。

心系“國之大者”人社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以前辦事有三怕,怕跑腿排隊,怕問事不清,怕程序材料繁瑣。現在好了,大部分事項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辦理,去窗口辦業務一般也只要帶上身份證,工作人員態度好、解答問題也很準確。”臨汾市堯都區的郭先生從事人事管理工作多年,見證著人社服務的變化。

聚焦解決辦事企業和群眾的堵點、痛點和難點問題,山西省人社部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適應人員流動和平臺經濟發展要求,找準癥結對癥下藥,強化后臺信息化建設,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人社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以社保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模式。山西省發放社保卡3660萬張,申領電子社保卡1600萬張,省內群眾基本“人人持卡”。據統計,全省社保卡應用范圍已覆蓋人社領域95項業務,其中社會保險待遇發放用卡率達到90%。

“我們先后加載‘交通一卡通’‘山西文旅年卡’,實現就醫購藥、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跨部門應用。”山西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社保卡已經成為群眾享受政府公共服務的身份憑證和支付結算工具。

為了提升群眾的就業技能,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山西依托電子社保卡應用,共享社會保險數據,提升繳費便利度,為2440萬名勞動者發放職業培訓券460.07萬張,用券278.36萬張。

信息化建設也驅動著“大服務”惠民。1200萬用戶注冊使用“民生山西”APP,125項人社服務“掌上辦”“移動辦”,62項人社服務“一網通辦”“跨省通辦”,83項電子社保卡屬地服務全面應用……便捷高效的經辦服務獲得了群眾點贊。

此外,山西還落實“一條熱線管便民”改革,將12333熱線歸并至省級12345政務服務熱線工作,實現政務便民服務“一號對外”“一號響應”。免除社保卡金融賬戶短信費,為全省領取待遇人員每年減輕2億元負擔。

“信息化建設、大數據管理已經成為山西人社事業發展的重要助跑器,接下來我們還將進一步構建全省人社數字化發展體系,培育人社發展新動能,促進信息系統有效整合、數據資源充分共享、各項業務高度協同,推動實現人社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全省人社工作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山西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楊勤 通訊員 王康康)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