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寧波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
來源:電子政務網 更新時間:2022-05-05

前言

目前,互聯網已經加速向各行業各領域滲透融合,其影響和地位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互聯網產業總體經濟規模增長迅速,對實體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互聯網加速與傳統產業融合,服務平臺作用日益凸顯;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加快融合創新發展,不斷催生孕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互聯網在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互聯網已成為大眾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平臺。

1.寧波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環境
(1)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近年來,寧波市互聯網基礎建設與信息化水平一直在全國同類城市保持先進水平,并不斷提升。2010年,寧波被評選為中國城市信息化十佳城市及五個示范城市之一;2012年,寧波再度評選為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城市,排名全國第4。截至2017年年底,有線互聯網遍布寧波市六區兩縣二市所有行政區,行政村寬帶和光纜實際到達率超過100%,IPV4地址184.76萬個,占全省的9%;備案網站總數5.13萬個,約占全省的21%。全市光網覆蓋達336萬戶,覆蓋所有行政村以上住宅區域,市民上網實現高速寬帶化。
(2)網民滲透率快速提高,市場潛力巨大。截至2017年年底,寧波市網民總數約627.8萬人,網民滲透率高達78.4%,普及率高于全國55.8%和浙江省70.8%的平均水平;固定互聯網寬帶用戶565萬戶,占全部網民的比例達90%;移動互聯網用戶596.1萬戶,約占全部網民的比例為94%。2017年,寧波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長達30小時,超過全國27小時的平均水平。
(3)企業互聯網應用需求不斷提升,應用領域不斷多元化。在網絡應用日益廣泛的背景下,寧波企業對網絡應用的需求逐漸加強,企業通過引入信息化平臺、搭建或應用電子商務平臺等手段提高網絡應用層次。企業網上購物及網上金融等活動超過業務總量的30%,形成了一批專門為生產或服務企業提供物流、商貿、理財等各類解決方案的互聯網企業,互聯網應用的領域不斷擴大。

 2.寧波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現狀
(1)電子信息制造及軟件產業發展處省內前列
①產業整體規模穩步增長。寧波市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手段,現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信息服務及軟件企業。2017年,全市982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844.56億元,增長17.16%,全行業增速創新高,產業規模達歷史最高水平,成為全市工業第二大產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達到532.5億元,同比增長18.2%。軟件業服務化、平臺化趨勢明顯,信息技術服務收入280.5億元,同比增長29.78%;電子商務平臺服務收入122.3億元,同比增長30.49%,服務性收入增速高于行業平均增速,一云通、家電云、生意幫、紡織服裝云、工業數據云等一批服務平臺不斷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39.99億元,累計增速20.4%,超出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4.7個百分點。
②初步培育了一批優質電子信息制造企業。全市規上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產值超百億元企業3家,超50億元企業4家,超10億元企業9家;3家企業入圍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均勝電子、舜宇集團和東方日升三家企業被工信部評為2017年(第31屆)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上榜企業數量及排名次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17家企業入圍全省電子信息百家企業名單;激智科技、江豐電子成功登陸A股市場;著力打通集成電路產業鏈薄弱環節,中芯寧波項目順利推進,全市電子信息制造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2)互聯網應用有效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①“電商換市”推動企業營銷模式創新。在全省、全市“電商換市”系列政策推動下,寧波參與互聯網經濟的企業不斷增加,行業由服務業、工業逐漸向農業擴展延伸。截至2017年年底,寧波擁有電子商務企業和網商近13萬家,不斷有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流程創新、應用模式創新和應用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
②網絡化推進傳統市場改造升級。寧波二號橋市場、望湖市場、路林市場等傳統市場業務逐漸受到網絡渠道擠壓,其銷售規模明顯衰退。為推進傳統市場升級改造,寧波海田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牽頭著手啟動新舊二號橋市場網絡平臺建設項目,將傳統市場的品牌優勢與電子商務、智能物流配送等現代手段相結合,推進傳統市場的現代化升級改造。

(3)電子商務集聚區初步形成
①電子商務城“一城二區一中心”規劃初見成效。中國寧波電子商務城已于2014年2月開園,根據功能定位,江北園區著重發展電商平臺中心、孵化基地、培訓中心、綜合服務中心;海曙園區重點發展高端電商產業,建設電商科研基地和大型電商總部基地;江北陸港物流園區重點發展電子商務現代化智能物流,打造區城電商物流中心、浙江省重要物流節點。
②初步形成保稅區、海曙兩大跨境電子商務區。依托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保稅物流中心等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優勢,保稅區和海曙區分別打造成為進口商品分銷基地和電子商務出口基地。2017年,寧波保稅區海關已審核通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口申報單4592.96萬票,銷售額80.11億元。亞馬遜、好市多、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網易考拉、蜜芽、小紅書等一大批國內外電商巨頭先后入駐該區。截至2017年年底,全區獲批入駐跨境電商試點企業已近700家。
③電商及相關配套服務企業入駐產業園形成集聚效應。寧波電子商務城江北園區、海曙園區吸引了168家品牌電商及相關配套服務企業入駐。截至2017年8月,海曙園區引進了京東商城、敦煌網、甲骨文、中興通訊等國內知名電商企業,本土太平鳥、博洋、維科等品牌企業也紛紛入駐,新登記注冊企業達到109家,注冊資金近50億元;江北園區新注冊電商企業已達100余家,包括浙江網盛、圓通速遞、GXG、博洋等。

(4)電子商務B2B領域優勢顯著
①工業商貿B2B電子商務平臺成為寧波特色。寧波立足產業集聚優勢,在化工、塑料、服裝、文具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專業服務工業商貿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如神化化學鎳金屬交易平臺、中國液體化工交易網、眾城鋼鐵電子交易中心、中國塑料城、再生資源網等平臺企業。在電子商務平臺的推動下,企業銷售額、產業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②綜合服務B2B電子商務平臺初具成效。寧波大宗商品交易所(甬交所)、寧波航運交易所(航交所)提供信息發布、交易匹配、合同簽訂、支付結算、自用評價、整體物流等綜合服務功能吸引了國內外大量的企業參與,通過平臺也大大降低了供需雙方的成本。2017年度,甬交所交易額突破15089億元;航交所集裝箱吞吐量2000萬標箱;神化化學鎳金屬交易平臺網上銷售鎳鉻交易占中國鎳鉻進出口的80%,已具備國際鎳鉻金屬交易議價權。
③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為企業進出口提供便捷服務。2012年底,寧波獲批全國首批五個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的試點城市。寧波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世貿通、海商網、寧波進出口商品網上交易會等平臺不斷涌現,為跨境出口電商企業提供通關、物流全程服務,解決收結匯和退稅的難題。截至2017年年底,寧波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的上架商品達到687種,商品訂單總數5.9萬單,銷售總額突破1800萬元。

(5)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的深入融合推進智慧城市快速發展
①智慧物流快速發展。在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引導下,寧波結合港口經濟大力推進智慧物流產業發展,按照《寧波市智慧物流試點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寧波推進了“1”個綜合交換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7”個智慧物流服務平臺。2017年年底,第四方物流市場已與31家船司、111家貨代直接互聯,設計訂艙、提單等多種業務協同。
②交通、教育與醫療等生活服務平臺初顯成效。交通方面,寧波推行“寧波通”App服務,啟動出租車電召平臺建設,為市民提供便捷交通服務。2017年,“寧波通”累計下載量達到108余萬次。在教育服務方面,2017年,搭建數字化閱讀平臺、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等,為市民提供優質學習資源。醫療健康方面,推進大數據、衛生信息平臺、智慧健康應用平臺及移動醫院等項目的建設,優化市民生活服務。

(6)互聯網金融吸引大量民間資本
①“支付+金融”是第三方支付的發展趨勢。2014年1月,寧波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甬易第三方支付平臺建設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希望實現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帶動本市電子商務等相關產業整體提升。“支付+金融,支付+營銷”(基于交易的理財、融資、信用和營銷等創新)成為第三方支付的發展趨勢,業務從支付清算逐漸向融資與理財解決方案服務轉變。
②P2P網貸及股權眾籌探索普惠型金融。目前,寧波已有貸齊樂、民融通等多家P2P網貸平臺,首家股權眾籌平臺“伯樂合投”股權眾籌互聯網平臺于2014年8月正式成立。P2P網貸及股權眾籌平臺依托網絡平臺,能夠吸引分散的資金,具有典型的普惠性質,在利用民間資本投資方面具有特殊的優勢.
結語
互聯網已經成為新經濟發展的引擎,其創造的全新經濟發展模式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對傳統的經濟模式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散點的財經)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