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慧政惠民,數字政府建設再提速
來源:中國城市報 更新時間:2022-04-29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為數字政府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數字政府目前建設成果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數字政府建設面臨哪些新形勢?不同城市未來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應注意哪些問題?中國城市報記者進行了相關梳理和采訪。

回首:數字政府建設成色幾何

何為數字政府?數字政府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和大數據,創新行政管理、服務監管方式,實現政府效能優化的新型治理模式。

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華南分院暨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鷹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政府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起著重要先導作用。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效率,提高居民獲取政府服務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可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通過引入市場主體的方式拉動需求,給數字技術企業帶來業務量。

“此外,數字政府也可以實現多個目標,比如數字人民幣可以提升資金流通效率、數字稅務可以提高稅收征收效率、數字監管能夠監測數據異常。”在盤和林看來,當下數字政府已經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必需品。

“總體上看,數字政府建設已進入全面改革、深化提升期。”談及目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所處的階段,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向東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給出如是判斷。

劉向東介紹,多年以來,我國加快推進政府信息化、數字化發展,尤其在政務服務數字化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數字政府建設穩步推進,數字政府服務效能顯著提升,逐步發展出“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一網統管”“一網協同”等服務管理新模式,在線政務服務水平躍居全球領先行列。

相關調查結果也佐證了上述觀點。《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排名比2018年提升了20位,取得歷史新高,達到全球電子政務發展“非常高”的水平。

其中,作為衡量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水平核心指標的在線服務指數,排名大幅提升到全球第9位,國家排名位居第12位,在線服務也達到全球“非常高”水平。

當下:數字政府建設面臨新形勢

在李鷹看來,數字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發揮了巨大作用。“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特點決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及時回溯過去、推演未來、處理當下,不依靠數字政府,上述這些步驟很難實現。”李鷹說。

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數字政府藍皮書:中國數字政府建設報告(2021)》給出了同樣的結論: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價值優勢發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得到全面支撐。

具體來看,相關部門積極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趨勢研判、人流實時分析、風險人員識別、抗疫物資調配、病毒基因檢測等,快速切斷傳染鏈條,有效控制疫情擴散,有力支撐復工復產。

例如,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打通衛健委、移民局、民航、鐵路等部門數據,為推動全國“一碼通行”奠定基礎;廣東“粵康碼”的背后匯聚了多渠道采集的個人健康數據,并且支持快速便捷的采集和查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李鷹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數字政府面臨的新形勢是如何實現動態清零。實現動態清零關鍵是“快速”和“精準”,盡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在最短時間把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這對于數字政府建設而言,將是一個巨大考驗。

與此同時,李鷹提醒,一些數字政府建設水平較高的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未取得預期效果,并不意味著可以否認當地數字政府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事實上,疫情防控效果往往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

劉向東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數字政府建設需要在提高政府疫情防控的治理效能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做好數字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完善數字政府應急預案,更重要的是統籌推進“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推進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報告等全國互認,推進標準化的疫情防控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避免使其成為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的新工具。

未來:數字政府建設忌全盤照抄

今年以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均加快部署數字政府建設。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政務數據共享,進一步壓減各類證明,擴大“跨省通辦”范圍,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便利企業跨區域經營,加快解決群眾關切事項的異地辦理問題。

與此同時,以數字政府建設助力政府治理現代化,正成為地方政府不約而同的選擇。據中國城市報記者不完統計,目前,全國已超過半數的省份出臺了數字政府建設相關的“十四五”專項規劃。

例如,江蘇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基于數字和網絡空間的唯實領先的數字政府;浙江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整體智治、唯實唯先”的現代政府;廣東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智領粵政、善治為民”的廣東數字政府2.0;四川提出,到2025年數字政府建設整體水平邁入全國先進行列。

盤和林認為,當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蓬勃開展,數字政務已經基本實現了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數字化推進已經相當深入,但是數字政府建設還有進一步深入的空間。

盤和林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提到,當前各級政府、各地政府之間還缺乏聯通,急需通過統一的通道打通政府間的壁壘,從而助力當前全國統一技術、數據大市場的形成,打通各個要素的流通。故而,數字政府的深化需要進一步實現政府間技術和數據的互聯互通。

劉向東向中國城市報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不同城市或地方在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要謹防區域分割形成信息孤島,避免信息泄露危及個人信息隱私安全、數字平臺中看不中用、數字系統重復建設和鋪張浪費等問題。為此,各地在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要有系統觀念,實現全國一盤棋、信息共享和證明互認。”

在李鷹看來,建設數字政府不僅僅是“事項簡單上網”,更重要的是通過建設數字政府來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惠及民生。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定位,這意味著城市在建設數字政府時應有不同的側重點。

“有些城市以工業為主,有些城市是以外貿為主,有些城市是港口城市,還有一些城市是省會城市……城市功能定位不同,其數字政府功能、建設重點以及架構體系可能都不太一樣。”李鷹舉例說。

李鷹還提到,不同城市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水平、管理者能力素質以及財政承受能力往往不同,其數字政府往往也呈現出不同特點。地方建設數字政府可以借鑒其他地區經驗,但更多的還是需要自己去摸索。

“像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數字政府建設水平普遍較高,但并不意味其他地區可以直接照搬其經驗,如果貴州、云南完全按照上海的方式建設數字政府,首先在財政上就可能無法承受。”李鷹舉例說。(記者:邢燦)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