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陽市社保經辦大廳內,每年4200多人申請辦理的養老保險轉移,由45個工作日變成現場即時辦理;2萬人申領的失業保險金,由需提供7種材料到如今帶1張社保卡即可辦理……新局觀新變,45天縮短為“馬上”、7種材料減少為“1張卡”,這正是揭陽釋放的最新信號。
今年以來,揭陽市委認真落實省加強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堅持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積極構建揭陽“1+1+6”基層黨建工作體系,深入實施機關黨建“提神振氣”、事業單位黨建“先鋒服務”等工程,聚焦群眾和企業最關心的高頻事項、通過群眾和企業最認可的溝通方式、采取最快捷的辦理方式(以下簡稱“三個最”),全面提高政務服務效能。
轉作風
“讓市民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
“如果申請材料齊全而服務窗口沒有受理,或推諉扯皮、服務態度差……請到二樓201協調幫辦窗口。”剛走進揭陽市政務服務中心一樓大廳,一眼就注意到門口處的溫馨提示立牌,“我們的工作還有哪里不到位,請您來談談。”一旁的“意見建議征集處”,黨員示范崗上的機關干部正認真傾聽市民反饋意見并現場協調解決……
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政務服務的水平能夠反映一座城市的整體競爭力、宜居程度和文明普及度,而追根究底,干部作風就是最大的政務服務環境。為推動政務服務環境發生根本性改善,揭陽市縣兩級窗口服務單位緊扣“三個最”,深入開展“三亮一創”(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創黨員先鋒崗)系列機關黨建活動,推動各級窗口服務單位劃設黨員責任區、開展崗位建功,激勵黨員干部在推動業務工作中切實轉變思想作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優化為民服務水平,實現辦事更有速度、服務更有溫度,在全市上下形成“黨旗舉起來,黨徽亮出來,黨員動起來”的生動局面,讓城市“窗口”綻放出文明服務之花。
“我們在自助服務區為群眾設置了‘呼叫幫辦’按鍵,還設立了‘協調幫辦’窗口,如果市民辦事時發現存在卡、拿、要現象的,都可以到這個窗口進行投訴處理。”據揭陽市政數局黨組書記、局長呂凡介紹,該局機關黨委定期組織評選“窗口微笑之星”“進駐服務之星”等文明服務先進個人,通過打造具有揭陽政數特色的“微笑服務模式”推動為民服務提質提效,努力實現“讓市民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
為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揭陽市衛健局動員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組建119支醫療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一系列便民服務,有效推動“三個最”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見真章、出實效。
結合創建“爭先進位,服務先鋒”黨建品牌,揭陽市市監局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專門開設咨詢服務窗口,面對面、手把手為群眾解決各類問題,專窗專人直接為群眾和企業答疑解惑,不少企業體驗到辦證“加速度”后,紛紛為窗口黨員的服務態度和辦事效率點贊。
促減負
“讓群眾少跑腿、讓企業輕裝上陣”
“沒想到,現在做完檢查后很快就可以在微信獲取核磁共振的影像學報告,終于不用多次跑了。”3月28日在揭陽市人民醫院,患者陪護林先生激動地說。這是揭陽市人民醫院圍繞“三個最”實施“技術提升、服務增效、降費惠民、身邊就醫”四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公共服務的最大價值在于盡可能方便群眾、惠及民生、服務市場。圍繞這一目標,揭陽積極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持續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組織黨員現場觀摩黨建引領營造優良政務環境典型案例、參與“一站式”服務、“沉浸式”現場體驗服務窗口辦事流程、學習先進黨員模范等形式,凝聚黨員干部力量助推移動終端服務和自助服務優化升級,著力打造“有效率”的模范機關,營造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的濃厚氛圍,最終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讓企業輕裝上陣”,讓城市大數據馳騁在“便民高速”上。
“揭陽有600萬常住人口,哪怕只為每位辦事群眾節省1分鐘,乘以600萬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為此,揭陽在人社業務上優化服務事項104項、通辦高頻事項66項。如今,辦事材料從232件減為175件,辦理時限從1222天減為407天,為群眾和企業大大減輕了辦事成本。“以前退休提取公積金,要先來人社局拿退休證,再去政務中心和銀行辦理。現在方便多了,在大廳一個窗口就‘打包’搞定了!”辦事群眾欣喜地說。
以打造“暖心醫保”黨建品牌為契機,揭陽市醫保局將門診特殊病種和門診慢性病種從23個增加至52個,同時由醫生填寫證明即可實現報銷,參保人再也不用在醫院和醫保經辦機構之間“兩頭跑”,今年1—2月,全市申請辦理門診特殊病種待遇認定數已達25575單,較去年同期增長593%。
市民江樹云的丈夫是揭陽市B類高層次人才,談起近來為孩子辦理入學的事,興奮地說:“我在教育局網站填好申請表,然后到窗口由工作人員現場審核,就可以回家等待入學通知了,省心省時又省事。”揭陽市教育局以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為導向,著力破解教育領域服務短板,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正在持續增進群眾的獲得感和滿足感,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添磚加瓦。
爭先進
推動政策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
心中有群眾,腳下有方向。黨建引領優化政務服務環境,轉作風是前提,為民減負是基礎,而機制創新則是關鍵。
揭陽緊扣“三個最”創新開展事業單位黨支部評星定級,在打造特色標桿政務服務中不斷激勵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爭“級”追“星”,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創先爭優意識,大力推動政策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有效打造了一批在粵東乃至全省處于領先地位的政務服務事項。
今年2月,揭陽在全省率先實行“無房證明”“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證明”線上查詢和下載,選取100個高頻事項形成16個打包“一件事”;率先在粵東醫療機構推行“云膠片”服務,讓患者影像檢查只跑一次;大力推行企業智能“指尖辦”及布局“政銀通”一體機,推進速度和部署數量均居粵東首位……
“政策千萬條,不落實就等于白條。”為進一步推動“三個最”工作走深走實,揭陽市委組織部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注重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深入全市各地各單位全面開展分析研判,把各級黨組織落實“三個最”工作要求作為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通過個別訪談、民主測評、現場辦公等方式持續壓實工作職責、一線考驗選拔干部,推動各地各單位黨建與業務一體謀劃、一體推進、一體考核。從3月25日的揭陽市優化政務服務環境試點工作示范推廣會上看,被選為試點示范的政數局、人社局等6個機關單位黨組織,已初步實現高頻事項打包辦、異地事項掌上辦、跨部門事項一窗通辦,交出了一份合格的考核答卷。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揭陽正通過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緊扣“三個最”,全力開創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揭陽新局面。(記者 唐楚生 陳婷婷 通訊員 黃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