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網絡安全防線 護航國家安全
來源:人民郵電報 更新時間:2022-04-15

4月15日是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教育活動的主題是“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感悟新時代國家安全成就,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隨著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網絡安全風險不斷增加,并加速向現實世界滲透,網絡安全事關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近年來,我國網絡安全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法律法規出臺,推動網絡空間法治進程邁入新時代。“加強國家安全等重要領域立法”“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聚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促進網絡安全發展的部署也密集出現在各類規劃中。同時,相關行業規章和技術標準密集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政策,加大對網絡產品安全漏洞、車聯網安全、物聯網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5G網絡應用安全等細分領域的管理,網絡安全標準和管理體系日益完善。

政策的出臺有效促進了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推動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約為2002.5億元,增速約為15.8%,網絡安全產業供給主體日益多元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融資總額達到158.9億元,同比增長約52%。據預測,到2023年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過2500億元。

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是網絡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網絡安全保障的“零事故”是我國強大網絡安全能力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網絡安全能力全方位提升,去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威脅和漏洞信息共享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督促網絡產品提供者及時修補和合理發布自身產品安全漏洞;工業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建立,在15個省市開展試點;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監測體系建成,已累計覆蓋165個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車聯網卡實名登記管理全面實施,預計到2023年底初步構建起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體系;通過開展攝像頭網絡安全集中整治等專項行動,社會生活各領域的網絡安全威脅得到有效治理。

守護百姓安全是筑牢網絡安全防線的根本要義。信息通信業開展“斷卡行動2.0”及“打貓”行動,對高風險電話卡實施“二次實人認證”,上線“一證通查”服務和“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為群眾織就一張“防護網”。在全行業的不懈努力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近年來持續上升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去年6月至今實現立案數連續9個月同比下降。

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網絡安全挑戰。今年以來,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數次回應境外網絡攻擊相關問題。根據相關報告,美國國安局(NSA)對全球47個國家及地區發起長達十余年無差別攻擊,其中通信行業等關鍵領域為重點被攻擊目標。網絡安全挑戰不斷升級,網絡空間已成為大國博弈的新戰場。網絡安全風險加速向各領域滲透,工控安全漏洞數量居高不下,煤炭、石油、電力、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行業的安全風險激增。

當前,數據已經成為關鍵生產要素,網絡化、智能化已深入賦能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網絡安全風險向實體經濟滲透趨勢將更加明顯。全面提升網絡安全能力、筑牢網絡安全防線不僅是確保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關鍵,更是維護百姓切身利益、守護國家總體安全的重點。

信息通信行業肩負著守護網絡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使命。要進一步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維護好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要持續完善網絡安全防護、數據安全保護、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技術能力建設,全方位提升網絡安全能力;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完善人才供需對接;要進一步深化鞏固和深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成效,切實保護群眾的“錢袋子”;提高網絡安全產品的供給質量,完善產業發展生態;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線,真正踐行“網絡安全為人民”的使命。(記者 蘇德悅)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