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行智慧政務建設,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和群眾少跑腿,保山市昌寧縣投入資金79萬元,實施村(社區)政務服務便民服務終端建設服務項目,將網上大廳業務辦理系統部署到昌寧縣124個行政村(社區),打通網上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
一大早,漭水鎮共裕社區高寨村民小組村民張德坤來到共裕社區辦理老年人福利補貼,社區工作人員幫他進行網上辦理,短短幾分鐘就辦理完成,既方便又快捷。
張德坤說:“原來辦理老年人福利補貼,村上公示以后,要統一把名單拿到鎮上,鎮上再報到縣民政局進行審批,時間很長,現在,只要到村上就能辦理了,相當快,十分方便。”
為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將網上大廳業務辦理系統建設到村(社區),實現“一網通辦”,2021年12月,昌寧縣政務服務管理局牽頭組織實施了村(社區)政務服務便民服務終端建設項目,截止目前,已完成全縣124個行政村(社區)軟、硬件標準統一的便民服務終端建設,打通了網上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網上“一窗受理”,線上服務和線下政務“雙線協同”,讓群眾辦事“不出村”,實現政務服務“網上辦”。
“政務服務網的接通,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原來村上能辦的事項不多,多數是收齊材料后直接報到鎮上,又由鎮上報到縣上,比較浪費時間,出現材料錯誤還要進行重新收集。”漭水鎮共裕社區村民委員會副主任熊紫嬌說:“現在政務服務網接通了村上,村上可以直接通過政務網把材料報送到鎮上和縣上,出現錯誤也可以及時進行更改和修正,真真正正實現了群眾辦事不出村。”
村(社區)政務服務便民服務終端建設服務項目的建成,進一步完善了縣、鄉(鎮)、村(社區)三級政務服務體系,構建了全縣整體聯動、部門協同、平臺融合、一網辦理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踐行了“讓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的理念,提高了群眾辦事滿意度。
“下一步,我們政務服務管理局將加大對縣、鄉、村三級統建平臺的使用培訓力度,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讓政府服務更加優質高效,公民和法人辦事更加方便、快捷。”昌寧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高文芬說。(人民交通 段洪亮 高文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