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做好行政權力“減法”、政務服務“加法”——入企問需護航發展
“從開始提交材料、審核通過到領取營業執照只用了3天時間。”新疆瑞馳達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銷售負責人楊小兵說,“全程采用電子化申報,太方便了。”楊小兵所說的方便,得益于烏魯木齊市近年來不斷完善政務服務APP等網上辦事服務功能,打造“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區,實現90%的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
推進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等,是烏魯木齊改善營商環境的縮影。近年來,烏魯木齊不斷做好行政權力的“減法”和政務服務的“加法”,工商登記前置審批由原來的286項減至35項,工程項目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20日壓縮至90日內,辦電環節壓縮超過50%……一項項舉措的落地,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升。
烏魯木齊不斷強化人才政策創新,強化人才激勵,壯大人才隊伍。新疆維吾爾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董雨微介紹,近年來,企業享受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包括全職引進高層次人才享受40萬元政策補貼,進站博士后享受16萬元補貼,大中專畢業生享受2年社保補貼等,“這些政策讓我們對引進人才更有信心。去年,企業成立了研究院,人數增長到70多人,計劃今年年底擴充超過100人”。
烏魯木齊各職能部門不斷摸清、摸透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痛點難點,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提升服務水平。“以前等企業來辦事,現在主動詢問企業訴求。”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正揚路片區冬融街社區黨總支書記呂俊濤說。冬融街社區轄區范圍內有196家企業,以小微企業為主。為更好服務企業,今年1月,冬融街社區成立了入企隊,了解企業訴求,及時幫企業解決問題。“比如招工難、用水用電等問題,我們會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入企隊隊員于洪瀚說。
“現在,相關部門聯合抽查的監管方式更加人性化,減少了檢查次數,對企業而言,能投入更多精力在生產上。”新疆荊楚誠信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廖中青告訴記者,檢查頻次多是之前企業反映較多的問題之一,“反映后,相關部門及時予以解決”。
營商環境優化,同樣離不開金融服務支持。烏魯木齊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今年,烏魯木齊高新區成立了2億元的創業社區引導基金,通過政府引導、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的方式,發揮金融對產業發展、就業保障的支撐功能和助推作用。新疆天成魯源電氣工程有限公司就是創業社區引導基金的受益企業之一,“今年,基金將劃撥給我們1500萬元支持資金,我們會加大電力技術服務的創新研發。”公司總經理馬智說。
高新區委辦財經科副科長樊萌介紹,為全力推進金融支持創業社區各項工作,高新區建立了政銀企工作機制,調查摸排各類市場主體金融需求,有效提升銀企對接效率和信貸支持力度。自活動開展以來,7家銀行在高新區投放普惠類貸款8.77億元。
烏魯木齊市發改委副主任閆永生介紹,將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耿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