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吉州群眾文化工作者白鈺,分享她被抽調去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工作時的收獲。 劉新新 攝
中新網新疆昌吉2月19日電(茍繼鵬)記者19日從新疆昌吉州文旅局獲悉,2022年,該州將借助“互聯網+”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開展廣場舞、樂器比賽、全民讀書月等各類群眾文化活動近2500場次,為各族群眾獻上文化大餐。
“過去的一年,我們對全州基層公共文化設施運行進行管理情況排查,形成調研報告,為進一步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提供依據,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昌吉州文旅局黨組書記張子斌說。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新疆昌吉州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顯著提升。建設了包括昌吉州藝術劇院、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在內的文化發展新區,各縣(市)新建、改擴建“一場四館一院”(體育場、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劇院)37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面積達400平方米以上,90%的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面積達200平方米。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互聯網+”日益普及。張子斌說,今年昌吉州還將利用“互聯網+”技術,豐富公共文化云、數字文化館、數字圖書館等內容,提高其使用效率,使信息化、數字化成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重要抓手。
“今年,我們將提升昌吉州文化館數字文化體驗區,運用人機交互、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信息技術,加強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動式’體驗服務。”張子斌說,目前,“昌吉公共文化云”平臺、微信公眾號、APP均已上線運行,數字文化館也上線運行,并完成與國家公共文化云對接。
地處天山北麓的昌吉州,曾是古代“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的必經之路,自古為西域咽喉、北疆屏障,如今更是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子斌說,今年,昌吉州還將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推進絲綢之路沿線重點文物遺址的搶救保護展示,以考古成果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他稱:“在配合自治區文物局、考古單位繼續開展北庭故城遺址、奇臺縣唐朝墩遺址等年度考古發掘工作的同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以考古成果充分證明和展示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