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審批局將強化‘灣區思維’,堅持‘馬上就辦’,緊盯企業群眾需求,以審批體制改革為重點,以政務數字化為突破,大刀闊斧推進改革,市場主體內生動力得到激發,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和滿意度大為提升。”2月17日,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劉洪梅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劉洪梅表示,近年來,市行政審批局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減證便民,審批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多項改革做法在全國、全省推廣。一是創新推出五大改革。針對企業和群眾多頭跑、多部門跑,推出市縣“一枚印章管審批”。針對項目審批環節多、耗時長、手續繁,創新推出工程建設項目“一站式集成”審批改革,同步配套施工圖審查改革和豁免審批改革,將企業投資項目和中低風險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45個和30個工作日。圍繞我市“1+5+N”主導產業,創新推出“全產業一鏈辦”改革。二是全面升級五項服務。推行“五星級”定制式服務、企業開辦便利化、12345營商環境專區、惠企政策集中兌現、跨省通辦等五項服務,設立“政務小哥幫辦中心”,為500余家企業提供“全鏈條、清單式、定制化”服務。建設“親清贛商”惠企政策兌現平臺。企業開辦實現“0.5天零成本”。三是合力打通系統壁壘。啟動“一網通辦”數字化改革,打通了國家電力、居民養老保險等12個省市級業務系統。建設全省首個“數字政務指揮艙”,以及全市數字政務業務中臺、智能審批平臺,上線了62個智能審批和“一件事一次辦”事項,333個事項“全程網辦”。組建了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推動行政審批、政務服務與大數據的深度整合。
談及下一步打算,劉洪梅表示,市行政審批局將全面打好簡政放權“組合拳”,創新市場監管新模式,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用好數字賦能“關鍵招”,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重心下移,市縣同步推進惠企政策集中兌現、“全產業一鏈辦”、工程建設項目“一站式集成”審批等改革,實現更多事項“市縣同辦、市縣同權”。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改革,實施數字政務“一網通辦”“一網通管”雙輪驅動,不斷抓實窗口作風,為企業、群眾提供更為舒心、暖心、安心的政務環境,以實際行動打響“干就贛好”品牌,全力推動我市營商環境指標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謝賢欽 唐曉天 記者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