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構建“信息化+基層治理”應急模式
來源:貴州日報 更新時間:2022-02-11


“一網格共500戶:大修理廠及周圍居民點10戶;豐球黔城1棟至13棟490戶。網格長潘志良……”走進凱里市大十字街道和諧社區,只見社區內的展板上顯示著整個社區的應急管理網格劃分情況以及每個網格人員的安排情況,還附有網格長的電話。通過展板,社區居民就能清晰知道自己所處哪一個網格,遇事也能第一時間找到所在網格的網格長。
凱里市大十字街道和諧社區共轄28個小區院落,登記總戶數14382戶,實際居住戶數13392戶32786人。

為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更好保障社區群眾安全,和諧社區采取劃好網格圖、選好網格員、定好職責簿、用好APP、當好小應急等“五好”措施深耕網格化建設,將轄區劃分為33個網格,建立信息收集、研判、流轉、考核工作機制和綜合性網格服務團隊,實現了應急管理等前端治理、實時治理,社區安全環境持續改善。
“五好”網格化建設是黔東南州構建“信息化+基層治理”應急模式采取的舉措之一。
黔東南州按照“一年試點探索、兩年鞏固提高、三年全面鋪開”的工作思路,深耕推進應急管理網絡化建設,通過“五好”深耕網格、搭建信息平臺、致力村站建設等措施,用活人防力量,筑牢技防屏障,固牢物防根基,構建“信息化+基層治理”模式,狠抓基層基礎基本建設,筑牢基層安全防護網。
——“五好”深耕網格,用活人防力量。截至目前,黔東南州已在線上線下建立19102個網格單元,已有20209名網格員在崗履職,納入網格化管理的監管對象為51.7815萬家(個、條)。

——搭建信息平臺,筑牢技防屏障。黔東南州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技術,搭建集組織、企業、風險、隱患為基礎信息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雙控”信息系統,將全州500萬元以上規模生產經營企業2362家全部納入平臺監管,并將“雙控”信息系統與應急網格化信息管理平臺及州直相關部門數據資源整合升級搭建全州安全生產“雙排”信息監管平臺,實現了數據信息互聯互享、災害信息互通會商、指揮調度州縣鄉村四級貫通。
——致力村站建設,固牢物防根基。黔東南州創新推進鄉村應急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在全州各鄉鎮(街道)全面建立“一辦一站兩中心”,即應急辦、應急救援站、救援指揮中心與物資儲備中心;在村社全面建立“一站一庫一隊伍”,即應急管理服務站、應急物資儲備庫、應急救援隊,實現下延建站、橫延建庫、外延建隊,全面壓實城鄉安全家庭主體責任,著力提升鄉村兩級應急能力。目前,全州216個鄉鎮(街道)已完成“一辦一站兩中心”建設,2423個村(居)已全部完成“一庫一站一隊伍”建設。州、縣、鄉鎮、村四級應急管理工作機構一體化運作基本實現,進一步提高了全州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打通了應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2021年以來,全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呈較大的“雙降”勢頭,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成功防范應對19次大暴雨以上天氣和8次冰雹天氣過程,未造成人員傷亡……如今,黔東南州已基本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監管、社會協同、村居自治、家庭主責的共建共治共享農村應急管理工作格局,應急基層基礎能力、防范風險能力、共建共治能力顯著提升,創新的多項工作做法還被省級推廣,為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安全環境。(記者 畢文君)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