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經濟開發區“區塊鏈+貿易金融”項目入選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
2月10日訊 2月8日,由海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牽頭,太一云等共同申報的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區塊鏈+貿易金融”項目于日前入選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區塊鏈與貿易金融的融合創新將促進鏈上跨境貿易金融在海南的創新試點和推廣應用。
據悉,作為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塊鏈+貿易金融”試點單位在依托區塊鏈技術基礎上,提供“區塊鏈”時代背景下的有效場景解決方案。共同促進形成區塊鏈技術與貿易金融業務應用相互牽引迭代發展的良好勢態,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區塊鏈+貿易金融”是依托洋浦經濟開發區所部署的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實現智能化貿易金融企業監管和數字金融風控,為貿易企業提供便捷安全的數字化金融服務。該項目試點擬在洋浦經濟開發區部署面向大宗貿易、一般貿易、跨境電商、加工增值、倉儲物流等業務場景的高可用區塊鏈貿易基礎設施平臺,賦能貿易金融中的物流、金融、監管等領域,實現智能數字金融風控和數字空間精準監管,為海南省貿易金融環節提供更加完善、高效、安全、便捷的數字化金融服務。
太一云對證券導報記者表示,公司參與的國家級課題《國際貿易場景下區塊鏈的監管和金融創新應用》已獲批進入“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并正式立項,項目針對跨境貿易中存在的各參與方信任建立及“信息孤島”、產品溯源、跨境結算、金融風險預測、小微企業融資等難題,以及海關等監管部門提高清關效率、簡化報關流程、稽查緝私等需求,提出面向區塊鏈的跨境貿易異構要素數據校驗、存儲及融合等模型,突破跨鏈數據共識、融合及監管等技術壁壘,構建基于聯盟鏈的多鏈協同、智享聯通的跨境貿易信息化基礎設施平臺,并在海南海關、港口等區域進行跨境貿易示范應用,利用區塊鏈技術和張量大數據技術助推海南跨境貿易高速發展。未來公司將在標準落地執行過程中提供底層鏈技術及搭建技術服務,同時,圍繞“國際貿易場景下區塊鏈的監管和金融創新應用”“國家電子合同備案平臺”與“eID數字身份鏈”共同為從事自由貿易領域企業構建基于海關申報、自貿銷售、數據加密、智享聯通的跨境貿易信息化基礎設施平臺。
據了解,太一云于2006年注冊成立,于2010年7月在新三板掛牌。太一云已研發出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金融級別區塊鏈系統,并正持續為各領域的區塊鏈應用提供穩定的底層基礎設施、通用的業務平臺組件,針對特定的業務需求,將區塊鏈與傳統IT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進行融合,提供合理的混搭式系統架構。公司目前已在版權、食品、交通、醫養、公益、供應鏈、大數據、旅游、金融等多個領域建立了行業區塊鏈系統并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在區塊鏈及云計算研發上已涵蓋區塊鏈征信基礎設施、區塊鏈數字資產登記流轉、區塊鏈安全、智能合約、區塊鏈大數據中心、區塊鏈物聯網、區塊鏈云計算中心等領域。作為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的首批“試點”接入單位,太一云參與了《可信區塊鏈標準》《合規區塊鏈指引》《eID數字身份鏈白皮書》《賽迪公鏈測評標準》等國家行業標準制定。(記者 林師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