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
來源:江南都市報 更新時間:2022-02-08

我省出臺措施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 今年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中心實現通用綜合窗口全覆蓋

2 月 8 日,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印發了《關于縱深推進 " 放管服 " 改革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以進一步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打造 " 江西辦事不用求人、江西辦事依法依規、江西辦事便捷高效、江西辦事暖心爽心 " 營商環境品牌,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爭當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省份。

三級政務服務中心實現通用綜合窗口全覆蓋

根據《若干措施》,我省將積極推動政務服務 " 以部門為中心 " 向 " 以事項為中心 " 轉變,大力實施 " 一網、一門、一窗、一次 " 改革,全面推行 " 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 " 審批服務模式。將部門設置的小 " 一窗 " 變成按事項集成審批的大 " 一窗 ",推進綜合受理 " 一窗化 "。除特殊情況外,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應盡必進綜合性政務服務大廳;除部門必須保留的專業窗口按分類綜合受理外,其余事項全部實行綜合窗口無差別受理。完善延時錯時預約服務,擦亮全省政務服務 365 天 " 不打烊 " 品牌。

2022 年底前,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實現通用綜合窗口全覆蓋。2023 年底前,省、市、縣、鄉四級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實現通用綜合窗口全覆蓋。按照 " 省級批發、市縣零售 " 模式,2022 年底前,實現 30% 的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可以受理;2023 年底前,實現 50% 的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可以受理。

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實現全省統一

深入推進跨部門 " 一照通辦 " 改革,讓更多準營許可事項納入 " 一照通辦 " 改革范圍。2022 年底前,省級層面牽頭推動 5 個全省通辦的高頻 " 一件事 ",各地高頻 " 一件事 " 不少于 40+1(企業開辦)項。2023 年底前,省級層面牽頭再推動 5 個全省通辦的高頻 " 一件事 ",各地高頻 " 一件事 " 再推出不少于 40 項。

進一步梳理規范全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嚴禁行政機關將自身應承擔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費用轉嫁給企業。2022 年 6 月底前,修訂完善全省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管理辦法;2022 年底前,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實現全省統一;2023 年鞏固提升中介服務整治成效。

在市縣兩級設立惠企資金兌現 " 直通車 "

搭建全省統一惠企政策兌現平臺 " 惠企通 ",在省、市、縣三級部署(或對接)。在市縣兩級設立惠企資金兌現 " 直通車 ",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承諾兌現三種方式 , 除有特殊要求的資金外,實現財政獎補、減稅降費等資金快速審核、快速撥付,提高政策兌現完整率及滿意度。2022 年底前,省級 " 惠企通 " 平臺部署至市縣兩級(或完成對接)。設區市實現免申即享類事項 25 項、即申即享類事項 10 項、承諾兌現類事項 30 項。2023 年底前,省、市、縣三級符合要求的惠企政策全部實現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承諾兌現。

2023 年底前設區市秒批秒辦服務事項達 30 項

2022 年底前," 贛服通 "5.0 版上線運行,設區市秒批秒辦服務事項達 10 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使用數據、電子證照、電子材料比例達 50%,掌上可辦比例達 80%。2023 年底前,設區市秒批秒辦服務事項達 30 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使用數據、電子證照、電子材料比例達 80%,掌上可辦比例達 100%,全面推進數據資產場景應用上線。

進一步完善 " 贛政通 " 與 " 贛服通 " 的聯通渠道,全面推行 " 贛服通 " 前端受理、" 贛政通 " 后端辦理的 " 前店后廠 " 政務服務新模式。2022 年底前,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平臺組織架構全覆蓋,活躍率突破 30%,設區市機關內部 " 只跑一次 " 事項不少于 20 項,市級自建辦公自動化系統(OA)與 " 贛政通 " 實現全面對接,省、市兩級實行 " 前店后廠 " 政務服務模式。2023 年底前,活躍率突破 50%,設區市機關內部 " 只跑一次 " 事項不少于 50 項,省、市、縣三級公文交換、會議管理、督查督辦融合運轉,省、市、縣三級實行 " 前店后廠 " 政務服務模式。

全面推行市場經營活動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制度

" 有效推行科學精準監管。"《若干措施》提到,科學構建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依托省 " 互聯網 + 監管 " 系統、省企業信用監管平臺、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等,全面歸集企業登記注冊、備案、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等信息,依法依規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根據區域和行業風險特點,建立重點監管事項清單制度,對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安全的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環保、安全生產等領域實行重點監管、全鏈條監管。除重點監管事項清單之外,推進 " 雙隨機、一公開 " 監管全覆蓋,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相結合,擴大跨部門聯合抽查范圍,提高監管效能,使監管對誠信經營者 " 無事不擾 "、對違法失信者 " 無處不在 "。

加強風險監測和預警,通過大數據分析、重點指標監測等,及早發現企業異常情況和風險,適時對企業進行提醒。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依法全面推行市場經營活動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和 " 首違不罰 " 制度,推廣 " 企業安靜日 ",寓服務于監管,讓執法更有溫度。2022 年底前,對誠信經營者 " 無事不擾 " 比例達 80%。2023 年底前,對誠信經營者 " 無事不擾 " 比例達 100%。

設立省級營商環境投訴接聽專席

夯實 12345 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基礎服務能力,增強政務服務熱線投訴處理能力,設立省級營商環境投訴接聽專席,直接受理全省企業反映營商環境方面的訴求,對所有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實行分級分類有效溝通,實現 " 接訴即辦 "。努力把政務服務熱線建設成為全省政務服務的 " 總客服 "、改進提升工作的 " 監督哨 "、領導科學決策的 " 智參謀 "。2022 年底前,實現全省所有市場主體難事有渠道反映、問題有專人受理。

強化政務服務考核的目標引領作用,建設全省 " 放管服 " 改革工作任務調度暨政務服務能力考核評價系統,定期調度和通報改革任務推進情況,強化及時獎勵制度的正向激勵,不斷提升暗訪督查和媒體曝光的綜合監督效應。完善政務服務 " 好差評 " 制度,倒逼政府部門深化改革、改進服務。常態化推進 " 服務怎樣我體驗、發現問題我整改 " 活動,破解企業和群眾辦事堵點。鞏固提升 " 窗口腐敗 " 專項整治成效,持續深化作風建設,讓每一位辦事群眾都能體驗到便捷高效、暖心爽心的政務服務。(記者章娜、實習生林子雁、毛旭輝)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