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區:全新“網格化”助力基層“微治理”
來源:馬鞍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2-01-26

馬鞍山市雨山區:全新“網格化”助力基層“微治理”

近年來,馬鞍山市雨山區將過去“上面千條線、基層一根針”變成“上面千條線、基層一網格”,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基層社區對網格進行全覆蓋、全要素管理,打造“網格團隊”,重點掌握民情事務,協調內外資源,化解矛盾糾紛,形成“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網格化治理格局。
專職網格員心系群眾解難題
“阿姨,您上回跟我說的下水管道問題,我已經跟物業反映過了,一有消息我就跟您說”……雖已隆冬,雨山區半山花園社區專職網格員汪明紅照例在自己的網格里入戶走訪,了解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
雨東村成師傅家北面有塊閑置用地,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后成為小區文化廣場,吸引了很多居民在此休閑娛樂。因緊挨著居民樓,一些活動影響到了部分居民的生活。“這廣場上,既有跳廣場舞、交誼舞,也有唱戲排節目的,音響聲音很大,影響老人休息、孩子寫作業。”成師傅對此很是苦惱。他認為,小廣場開展一些安靜的文化活動比較適合,“我勸過幾次,效果都不太理想,無奈求助網格員。”
根據成師傅的反映,汪明紅來到該廣場附近實地了解情況,收集周邊居民意見,并分別與各個團隊的負責人進行溝通,提供可以唱歌跳舞的其他去處。經過調解,該廣場恢復了往日的安寧。
“一有難事就找網格員,他們真是我們老百姓的‘貼心人’!”成師傅高興地說。
全新“網格化”讓服務“順”起來
近年來,半山花園社區網格化管理實行“專職網格員+社區‘兩委’聯系包保、網格團隊協同治理”這一全新模式以來,多渠道受理群眾訴求,限期辦結運作機制,提高了網格服務的效率。社區黨委書記唐成云介紹,對居民訴求和小區問題,網格團隊主要通過網格微信群反映、三級網格化管理中心及時受理、服務大廳和上級部門交辦受理以及走家入戶上門收集等四種方式進行。對已辦結的事項由網格員反饋至居民及相關部門,形成閉環管理。全新“網格化”讓服務“順”起來,大大提高了網格服務效率。
變“群眾跑上來”為“黨員沉下去”,半山花園社區通過創新,形成“支委—黨員—群眾”的“鏈條式”服務機制,打造網格服務樣板,實現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鄰里互助。2021年該社區共開展各類志愿服務40余次,上報處理問題訴求250余條,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00余件,社區居民切實感受到了網格化管理的變化。
“小網格”撬動基層“大治理”
半山花園社區全新網格模式只是雨山區有效探索基層“微治理”的一個縮影。雨山區形成了以黨建為引領、以推深做實為目標的“黨建+網格化”的工作思路,對原有網格進行優化,將全區城鄉劃分為434個網格,按照“一格一員”要求,累計招錄186名專職網格員,確定了8大類32項網格員主要工作職責。
作為實施精細化基層治理的突破口,黨建引領“小網格”撬動基層治理“大格局”。按照“一網格一團隊”的標準,雨山區整合社區城管、公安、市場監管、司法等部門力量,建立服務團隊,開展法治宣傳員、愛心幫扶員、矛盾調解員、便民服務員、文明勸導員、民意信息員、隱患排查員、治安巡邏員等“八員”工作法,收集民情事務,化解矛盾糾紛。據統計,2021年以來,雨山區網格員發現和處置問題31655條,入戶走訪1288戶,記載日志2526條,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張令琪 夏麗娜)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