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數字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來源:人民郵電報 更新時間:2022-01-14

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

推動數字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發展明確了目標和方向。“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將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

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8%。信息基礎設施全球領先,產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競相發展,數字政府建設成效顯著,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不斷深化。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數字經濟在推動生產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上發揮了重要引擎作用,已經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重構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但與此同時,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也面臨著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數字鴻溝尚未有效彌合、數據價值未充分釋放、數字治理體系需進一步完善等問題和挑戰。

在內外部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關鍵時期,要貫徹創新引領、融合發展等新理念,積極應對數字經濟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挑戰,努力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機遇,深入拓展數字化應用和數據要素釋放的新空間,構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格局,推動數字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以數據為關鍵要素、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是推動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當前,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數據對提高生產效率的乘數效應不斷凸顯。數據要素市場增長迅速,“十三五”期間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0%。數據資源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蘊藏了巨大的價值,將為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帶來強勁動力。《規劃》提出,堅持應用牽引、數據賦能的原則,充分發揮我國海量數據資源、廣闊市場空間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為此,要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制。

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是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的重要路徑。產業數字化加速賦能千行百業,為經濟轉型發展增添活力;數字產業化的加速發展,催生了諸多新業態新模式,為數字經濟發展持續增添新動能。《規劃》提出,“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指明了路徑。具體來看,要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加速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實現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達45%的目標;推動數字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產業競爭力。

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是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快速擴張,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規范等問題凸顯,不正當競爭和侵害用戶權益等問題屢見不鮮。營造規范健康、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既是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必須補齊的短板,更是釋放數字經濟創新活力的重要保障。《規劃》提出,要堅持公平競爭、安全有序的原則,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范并重,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為此,要實現“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的發展目標,推動建立協調統一的數字經濟治理框架和規則體系,形成政府主導、多元參與、法治保障的數字經濟治理格局。

普惠共享、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數字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義。數字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普惠民生,將發展成果由全社會共享。近年來,數字經濟在打破時空阻隔、提高有限資源的普惠化水平、方便群眾生活、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要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規劃》提出,數字化服務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十四五”期間要實現數字化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實現數字基礎設施廣泛融入生產生活,電子政務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數字鴻溝加速彌合。要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社會服務數字化普惠水平,推動數字城鄉融合發展。

可以預見,在《規劃》的引領下,一幅數字技術不斷創新、數字化改革加速推進、全社會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圖景將呈現出來,數字經濟將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全新階段,持續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記者 蘇德悅)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