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目標是:信息產業增加值1.34萬億元。其中,通信業47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8700億元。通信業務總量1.5萬億元,增長24%;發展固定電話用戶3000萬戶,移動電話用
2005年12月27日,信息產業部一年一度的廳局長會議在北京舉行。在會上,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做了專題講話,強調并督促信息產業部下屬各司局2006年要把工作重點和工作重心放在與“十一五”規劃相關的各項重要項目中,并且要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注意職能轉變,共同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在此次的工作會議上,對于信息產業中的幾大熱點問題,王旭東做了相應的說明與解釋。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本,我國信息產業的工作仍然將圍繞以下幾大問題。
“務實推動3G”:依然沒有明確時間表
作為最被關注的重點,信息產業部對于3G的態度和說法,可以看出政府對此問題的謹慎。王旭東在講話中強調:要積極務實地推動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發展。
他認為,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國發展3G的條件已經具備。為務實推進我國3G的發展,監管部門要進一步落實36號文件精神,統籌兼顧、全盤考慮,將發展3G與深化電信改革、優化競爭結構、完善監管政策、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產業化、形成新的產業鏈結合起來,制定出有關發展3G的技術、業務、資費、監管、頻率指配等政策。
對于3G主角之一的電信運營商,王旭東要求運營企業要做好充分準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網絡建設、業務開發、市場培育等方面工作,并確保利用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等技術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通信保障和優質服務。
“積極又要務實,推動3G健康有序發展”,王旭東再次強調了“務實”二字,但是沒有對我國何時、如何發3G牌照做出更多的說明。
創新是“脊梁”:突出企業力量,利用好專利與標準戰略
在談到2005年的另外一大熱點問題:自主創新的問題時,王旭東用了“脊梁”二字來形容其在我國信息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在“十五”,信息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果。18號文件等產業政策得到落實,推動并出臺了集成電路專項研發資金的管理辦法,為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中國芯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集成電路設計水平達到0.13微米。CPU、中文Linux、3G、集群通信、數字電視等研發和產業化成效明顯。
但同時,王旭東也強調,目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差。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產品和應用技術水平不高,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形成。所以,在2006年,要繼續突出企業尤其是大企業集團的力量,引導企業加強研發中心建設并加大投入,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對于和自主創新密切相關的專利和標準問題,王旭東指出,增強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加快實施標準和知識產權戰略。創新是實施標準和知識產權戰略的前提。要鼓勵國內企業積極申請專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利用,提高自主專利的擁有數量與質量。專利申請是企業行為,政府要搞好服務。要支持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在掌握核心專利的基礎上聯合制定技術標準。標準制訂出來后,政府還要加強組織和引導,支持相關企業建立利益共享機制的產業聯盟,促進產學研結合,加快產業化進程,從而把專利優勢、標準優勢真正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企業要善于把錢變為技術,再把技術變為錢。
“某種意義上,標準=技術+市場”,王旭東說,“而標準化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電信行業監管:“百姓需要的是越便宜越好”,“要加強手機實名制管理工作”
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電信行業,一直都是信息產業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預計2005年,通信業務總量完成1.2萬億元,增長25%。通信業務收入完成6380億元,增長11%。通信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00億元。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到1億。
但是在取得成果的同時,王旭東也明確指出了在WTO過渡期里,電信業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增大,電信市場競爭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法制建設需要繼續加強,監管工作還存在諸多不適應。
“目前通信行業面臨尋找新的業務模式的問題。”王旭東說。在這種情況下,通信業要樹立信息服務業大行業觀念,運營商實現由傳統運營業向信息服務業的轉變。他指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強政策引導、管理和規范,運用市場準入、資源配置、標準制定等手段,為業務創新營造良好環境。“目前固網發展面臨著一些困難,單靠傳統的話音業務,顯然已經不可能實現企業的持續增長。”王旭東說,解決這個問題,拓寬業務經營范圍是一個方面,但關鍵還是要轉變觀念,“比如廣大的農村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業務擴展點”。
在電信行業中,資費、監管等問題是與百姓日常生活最為密切的。在今年的工作會議上,王旭東也對這兩個問題做了說明。王旭東說,在2005年信息產業部的工作中,信息產業部推進了電信資費市場化改革,加大各電信集團公司在資費管理方面的責任,對部分資費實行上限管理。“這樣能夠給予企業更多的自主權,有利于市場化行為的操作。”王旭東說。
但似乎這些還不夠,“百姓需要的是越便宜越好”,王旭東說。在2006年,對于電信管理問題,王旭東強調,信息產業部要繼續貫徹落實國辦75號文件及相關配套措施和辦法,依法規范企業競爭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盡快完成監測系統擴容,一步提高網間通信質量。資費管理問題上,要積極穩妥地推進資費管理方式的改革,逐步建立電信資費的市場化形成機制,“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王旭東說。而對于“垃圾短信”等問題,“要加強手機實名制管理工作”。
政策法規:“積極配合有關方面開展《電信法》立法調研、論證、修改完善及立法審議工作”
無論是哪個行業,健全的法制建設是保證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但由于我國信息產業的起步較晚,技術力量與國外相比較弱,所以在相應的政策法規的制定上,也需要下大力氣,花大功夫。王旭東在談到法制建設和政府監管的問題,特別提到“把依法行政的要求轉化為政府的具體行動。”
在2006年,信息產業部要積極配合有關方面開展《電信法》立法調研、論證、修改完善及立法審議工作;做好《無線電管理條例》修訂相關工作;配合做好《郵政法》的相關立法工作;積極推進《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促進條例》和《信息技術應用促進條例》的制定工作;繼續做好深化電信體制改革、優化電信市場競爭結構、加強通信監管能力建設等方面的政策研究。
對于互聯網上信息不規范的問題,王旭東指出,要繼續做好互聯網管理基礎性工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網絡安全應急技術支撐體系,不斷提高技術支撐能力。啟動手機實名制管理工作。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完善工作流程,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打擊網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凈化網絡環境。落實網絡與信息安全責任制,加強對信息服務提供者的管理。認真做好黨政專用通信和戰備、應急通信工作,健全應急預案和工作機制,努力提升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另外,信息產業部還要積極推進無線電頻率和衛星軌道資源的統一規劃、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繼續做好地區和國際無線電業務與衛星網絡協調。要強化頻率臺站管理,加強技術設施建設,完善監測網絡功能,不斷提升整體協調和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大對水上無線電業務、民航專用頻率、業余電臺等重點領域的監測力度,為各類無線電業務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空中電波環境。
農村信息化:“推動電信普遍服務基金的盡快出臺”
與以往信息產業似乎僅和城市居民相關的情況不同,在今年的工作會議上,王旭東特別強調了要“推進農村通信發展”和“農村信息化建設”。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是2006年經濟工作的重點”,而信息技術可以幫助解決不少農村的實際問題。
“這兩年的村村通電話工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王旭東反復強調了“階段性”,表示對于該項工程,還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2006年,信息產業部首先要鞏固目前“村村通電話”工程的成果,保證農民用得起、打得通,不斷擴大和完善農村通信網絡,提高電話普及率,逐步增加服務內容和業務種類。還要集中力量開發適合農村特點、質量可靠并且農民用得起、用得好的實用終端。而廣大的農村地區也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要看到農村是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也是電信業新的增長點,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蓬勃開展,農村經濟必然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必將為電信企業開辟廣闊的市場空間。電信企業不能只看到義務和責任,也要看到巨大的市場潛力,”王旭東說。
同時,他也指出,由于農村市場的特殊性,農村信息化還需要體制來保障。“推動電信普遍服務基金的盡快出臺,同時要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給予政策上的傾斜,”王旭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