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談信息化
來源:賽迪網 更新時間:2011-08-31
    3月18日-19日,2005年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來自科技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教育部、信息產業部、國防科工委等有關部門,27個省、市、自治區,47個中心城市科技部門,包括航空、航天、船舶、輕工、紡織等在內的40多家中央企業、行業協會,20多家國內軟件廠商的代表以及數十位專家學者共計三百多人參加了會議。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

    會上,科技部高新司司長馮記春在2004年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工作報告中指出,“十.五”期間按照“抓應用、促發展、見效益、創環境”的方針,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圍繞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應用示范、中介服務體系建設、人才培訓、營造氛圍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2004年底,地方各類制造業信息化示范企業及示范培育企業達到了4800多家。企業作為制造業信息化建設的主體在試點示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試點示范工作發揮了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信息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積極開展信息化建設,有力推進了我國企業信息化的進程。

    在集成化設計、制造和管理系統、數據庫、數控及工業現場控制等制造業信息化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國產制造業信息化軟硬件產業初具規模,我國的CAPP、PDM、ERP軟件在市場份額上已經超過了國外產品,對國家重大工程和行業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全國已形成數百家不同規模、不同行業領域的信息化中介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咨詢、培訓、監理等方面的服務,不但為推動制造業信息化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自身也得到了不斷發展。

    馬頌德副部長在講話中強調指出,信息化是未來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實現信息化是我國制造業縮小同發達國家差距的必由之路。他強調,要堅持“企業是主體、機制是保證、技術是依托、服務是手段、效益是根本”,不斷探索有效的機制,各部門、行業、地方大力協同,一定能夠推動制造業信息化工作再上新臺階。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應把加強自主創新和營造政策環境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

    會后,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和制造業信息化專家組組長楊海成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表示,“十•五”期間制造業信息化工作初步實現了從推廣單個軟件向企業級應用過渡,再向城市、區域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在制造業信息化過程中開始發揮作用,國產軟件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未來制造業信息化工作的重點將放在關鍵技術的突破,示范城市、行業、企業的推廣,扶持中間服務機構和培養專業人才這四個方面。

    在談到推動國產軟件發展和開展國際合作時,馬部長強調,改革開放和國際合作是我國的國策,兩者之間不應存在矛盾。他以“珍珠換瑪瑙”來比喻在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中,產業應多開展并鼓勵專利交叉授權的模式,不僅歡迎國外廠商走進來,而且國產軟件廠商也要努力走出去。

    科技部在“十一.五”計劃中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對制造業信息化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一是要支持共性技術,尤其是關鍵技術的開發;二要堅持以企業為主導,扶持產學研聯盟的戰略體系;三是鼓勵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