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各國來說,電子檔案都是“真香”的存在
伴隨著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人類已經全面踏入了信息化、智能化時代。各行各業,對信息的利用性和依賴性愈發強烈。
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各類檔案的管理工作也正向電子化、信息化方向邁進,電子檔案管理應運而生。和傳統檔案管理相比,電子檔案具有節約成本、實時共享、存儲安全等諸多優勢。可以說電子檔案代表了未來,也是現代信息管理的必然發展趨勢。
政府牽頭主導,嚴控每個電子檔案時間軸
對于發展推廣電子檔案這件事上,世界主要國家的態度幾乎是一樣的,那就是“真香”。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電子檔案和電子歸檔已經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多國先后建立了各具特色針對電子檔案管的管理模式。
以美國為例,為了應對聯邦政府快速增長的電子文檔帶來的挑戰,美國國家文件與檔案管理署斥資3億多美元,于2011年建設完成了“電子文件檔案館(ERA)”系統。
成立后的第二年,系統就接受了約131TB的電子檔案。隨后美國國家文件與檔案管理署又與美國行政管理與預算局發布了《M-19-21備忘錄》,這其中對電子檔案的推廣進程進行了詳細規劃,例如:
2019年,所有聯邦機構要以電子格式管理永久文件;2020年,美國國家文件與檔案管理署又修訂修訂了管理法則,以適應聯邦機構向全面電子文件管理轉型。
2022年前,美國國家文件與檔案管理署將不再接收模擬格式的永久或定期文件,并只接收電子格式并有適當元數據的文件。
為了推廣電子檔案 澳政府開始“內卷”
澳大利亞對于電子檔案系統建設也十分看重。例如遵照開放檔案信息系統,參考相關模型,設計了針對電子檔案管理的信息系統,用于推進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的“數字文件保存”戰略,同時提出了數字化保存新標準。
例如,所有非試聽文件格式必須為TIFF格式,PDF及JEPG文件格式只能用于訪問衍生產品。據了解,澳政府之所以強制要求采用TIFF格式,是為了更準確的捕獲打印和書寫文件的所有屬性,以確保電子檔案的完整真實性。
此外,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還要每年對數字保存標準進行審核,以確保其符合國際GLAM夠標準。
有意思的一點是,澳大利亞還“破天荒”的將電子文檔管理管理與推廣工作,與政府責任和績效評估掛鉤。可以說為了推廣電子檔案,澳大利亞政府內部已經開始“內卷”了。
與知名大學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確保檔案透明、不可篡改
不同于美國、澳大利亞的以項目驅動變革,有的國家則采用了標準化、制度化的協調管理模式。通過跨界合作制定出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的工作模式,從而實現電子檔案歸檔、管理的規范化目標。
為了對電子檔案進行統一管理,英國曾將歷史手稿委員會、皇家出版局、公共機構信息辦公室、英國公共文件管理局四部門合并重組,成立了英國國家檔案館。
為了確保存儲的電子檔案絕對的安全、不可篡改,英國國家檔案館與知名學府薩里大學通過開放數據、合作研究,推出了電子檔案區塊鏈項目“ARCHANGEL”。
該項目為電子檔案存儲建立了一套分布式系統,系統中的每個參與者都能通過秘鑰獲得檔案的訪問權及檔案副本。同時,對檔案的任何調整,都會實時反饋到訪問者的副本中。
任何單方面對檔案的修改都將爭得全網所有參與者同意后才能修改,此舉不僅保證了電子存檔的公開透明性,同時也確保了檔案不可篡改性。
政令的相繼發布,將電子會計檔案推向了新高峰
而在所有檔案中,會計檔案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會計檔案電子化進程,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電子檔案的推進的順利與否。
從2013年12月,國家檔案局、發改委、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組織開展電子發票及電子會計檔案綜合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始。
到2020年3月財政部發布《關于全面推開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通知》,及2020年6月人大常委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再到2021年四部委聯合發布的《擴大電子發票電子化報銷入賬歸檔試點工作通知》。可以說,近年來我國監管部門對于推廣電子會計檔案可謂不遺余力。
此外,2016年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在聯合發布的《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強調,要加快企業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及平臺建設,完善電子發票、電子會計檔案等管理制度和規范標準。
并且,要推進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形成電子發票信息庫,建設國家及地方電子發票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發揮電子會計檔案對電子商務的促進和保障作用。
整體看,政令的接連發布,無不在強調電子會計檔案對于未來的重要性。在《財智無界》看來,電子會計檔案的未來,將直接影響我國數字經濟體系,以及數字中國建設,重要性不言而喻。
會計檔案管理迎來了“無紙、無人、無縫”
既然電子會計檔案對于未來發展如此重要,市場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從2019年首批7家試點單位,到2021年擴充至579家,短短2年內電子會計檔案試點規模擴大了82倍。
但市場上對于電子會計檔案重要性的認知還遠遠不夠。據不完全統計,有近90%的企業,電子會計檔案建設屬于空白;近95%的企業,不了解電子會計檔案應該如何建設。
為了順應國家推廣電子會計檔案的發展大勢,也為了更好的幫助廣大企業建設適合自己的電子會計檔案系統,易快報推出了“易會檔”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平臺。
據《財智無界》了解,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平臺支持增值稅電子發票、紙質發票報銷入賬,并自動歸檔。實現了業財票檔一體流程無縫銜接,通過電子檔案、電子源文件臺賬、核算系統無縫對接,真正將電子檔案管理做到了“無紙、無人、無縫”。
站在廣大財務工作者角度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平臺通過智能抓取手段獲取電子檔案核心源數據,大大降低檔案系統對接工作量。通過智能制檔,將財務人員徹底從線下歸檔繁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對于社會經濟的主體企業而言,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平臺能夠將業務系統、核算系統、檔案系統整合歸一,實現軟件管理全流程“閉環”,助力企業系統一體化建設,徹底打通了企業無紙化經營“最后一公里”。
此外《財智無界》發現,“易會檔”能夠根據當下企業檔案“電紙并行”的管理現狀,為企業提供完整的線上檔案利用平臺,實現企業檔案高值利用,助力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
至于易快報推出的“易會檔”電子會計管理平臺,未來還能取得怎樣的突破,《財智無界》也將持續關注。
寫在最后:
時代前行的腳步,如同奔流入海的大河一往無前。在前行的進程中,企業如何爭當時代“弄潮兒”?唯有積極利用前沿技術,順應時代變革,而電子會計檔案技術正是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對企業來說,建立完善的電子會計檔案系統不僅可以減少大量成本消耗,提升檔案的利用效率及便捷性。同時,檔案存儲變得更加安全省心。而最重要的一點是,電子會計檔案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一環,利用好它將無疑走在數字轉型的最前沿。(財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