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電瓶車一上樓,電梯就自動報警
“請不要將電瓶車推入電梯……”隨著一段警示鈴聲響起,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高鐵新城一小區的客梯停止運行。與此同時,小區物業監控中心的監控視頻中跳出報警圖像,并響起警報。
原來,小區居民李女士準備將電瓶車推到樓上家中充電,車輛推進電梯后被“電瓶車禁入電梯智能監控系統”發現并報警提示。最終,李女士只能將電瓶車推出電梯。
電瓶車頻繁進出電梯、在樓道內或者家中充電等現象,不僅容易使電梯超負荷,還極易發生火災等安全隱患。充電過程中一旦發生短路引發火災,火焰濃煙會迅速封堵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嚴重威脅居民生命安全。
點擊“黑科技”▲▲▲
精準識別電瓶車進入電梯
針對電瓶車頻繁進出電梯、在樓道充電等行為,蘇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高鐵新城派出所采用物防新方法,優化人防新技能。他們在居民小區建有全套安防監控系統的基礎上,聯合相關技術公司對轄區居民小區的電梯監控系統進行改造,對電瓶車實現精準識別、聲光預警。一旦電梯發生故障,系統也會及時感應并回傳監控后臺,自動報警,便于物業管理人員處置。
為方便住戶充電,派出所民警協調小區物業在各個樓棟負一層電瓶車集中停放區安裝電瓶車智能充電樁,并在各社區組建“網格員+藍盾志愿者”服務隊,不定時開展巡查,發現電瓶車進樓入戶、違規停放的立即予以拖移,堅決避免電瓶車在樓道或在家中充電而帶來安全隱患。
使用成效▲▲▲
預警普通隱患,識別阻止重大隱患
高鐵新城派出所轄區在建樓盤較多,新交付使用小區相對集中,且多為高層小區。業主多為在附近上班人員,多選擇電瓶車出行。盡管前期多方整治,居民為了圖方便,將電瓶車推上樓充電的現象依然防不勝防。
目前,“電瓶車禁入電梯智能監控系統”使用效果顯現,僅中海瓏灣錦園小區已預警普通隱患182次,識別和阻止重大隱患12次,切實保障了居民人身和財產安全。(記者 李路 通訊員 黃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