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政務服務中心2020年工作總結
來源:中國電子政務網 更新時間:2021-02-20

2020年來,政務服務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部署,圍繞紹興提出的打造“越滿意”政務服務品牌目標,緊扣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堅持疫情防控和服務企業群眾兩手抓兩不誤,全力做好行政審批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各項工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是慎終如始守好小門。按照“嚴謹可靠、內外互防”原則,嚴格執行“亮碼+測溫+口罩”制度,確保辦事大廳運行安全有序。同時,大力倡導網上辦掌上辦,對特殊群體開展代辦與上門幫辦服務,努力做到疫情防控與服務保障兩不誤。

二是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認真落實區域通辦工作,設立長三角政務服務專窗,首批47個事項上線運行;落實杭紹甬通辦事項100項、紹興區域通辦事項400項、縣域通辦事項141項。完成317項“一證通辦”事項在自助服務機上的應用查驗。開展政務服務2.0建設,已完成925個事項及高拍儀、讀卡器等設備接入,部分硬件設備更新及自助服務功能區改造正在實施中。在2019年開發的“嵊里辦”掌上辦事應用基礎上,利用一表通享、無感傳輸、個人寶典等技術,進一步優化模塊功能,推動掌上辦事更加便捷好用,目前共有437個事項上線,實現一表通享事項91個,其中高頻事項54個。該創新做法于2020年10月獲浙里改(領跑者)推廣,并獲陳金彪秘書長、馮飛常務副省長批示肯定。

三是方便企業群眾就近辦事。圍繞打造全市域15分鐘政務服務圈,進一步提升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承載能力,繼續推動站所庭事項向中心進駐,73%以上的民生事項實現在鄉鎮街道便民中心可辦。借力村級組織辦公場所規范化建設,開展村社便民服務中心分類創建活動,梳理明確60項村級便民服務事項。推動實現6個部門的55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在57個銀行網點及13個汽車4S店、保險公司受理,如養老保險參保補交、醫療保險參保補交、公積金提取、不動產首次抵押及抵押注銷登記、個體戶開業登記、機動車注冊登記等高頻事項,切實提高了企業群眾獲得政務服務的便利度。

四是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服務。實施投資項目前期“一件事”改革,建立首席代表、定期例會及通報制度,實行專班運作。同時,推進小額中介服務集中招標、合并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批準并聯辦理等配套改革,加快政府投資項目落地動建。一般政府投資項目全年賦碼82個,已動建45個。全面落實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80天”改革,常態化開展全程代辦服務和工程竣工聯合驗收,完成“最多80天”項目125個,實現率為100%;開展代辦服務179家次,組織聯合驗收項目49個。

五是開展辦事大廳標準化管理。圍繞“人”有干事標準、“物”有歸置標準、“事”有質量標準目標,制定中心大廳現場管理標準,分區包干全面開展現場管理標準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同時,堅持需求導向建立辦事大廳預約及延時服務制度,完善窗口評價器、辦事評議單、投訴意見箱等多途徑評價機制,修訂完善窗口工作考核辦法,聯合改革辦委托第三方開展“最多跑一次”滿意度測評。結合政務服務2.0建設,重新開發取叫號及綜合管理系統,優化大廳內部閉環管理。兜底窗口省級標準化試點通過驗收。

六是抓好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健全完善招投標中介服務機構考評管理,聯合行業主管部門開展日常考核評價。制定開標評標監督檢查規范。深化電子交易系統建設,工程建設項目“不見面開標”實現率已達到56.8%,新建成產權競價項目電子交易系統,有效解決“黃牛”“掮客”等違法違規現象。落實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工程電子保函,累計減少資金占用3.19億元。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暢通投訴舉報、違法案件調查處理機制,聯合行業主管部門查處社保資料造假案件1起。去年1-12月份,市級平臺完成三大類交易181項,其中建設工程項目103項,預算金額32.9億元,實際中標金額28.42萬元,平均節資率13.62%;國有產權交易50宗,起拍價2.22億元,實際成交價2.58億元,平均增資率16.39%;政府采購進場交易項目28項,預算金額1.02元,實際中標金額0.95億元,平均節約率6.66%。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