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智能智慧社區的建設離不開信息智能的設備,基礎設施的升級是智慧社區建設的首要目標和基礎。在各類智能設備的基礎之下,才可以實現社區數據的全面感知、采集與基礎分析。智慧社區的基礎設施包括:1)網絡基礎設施:目前我國的網絡建設正處于 4G 時代到 5G 時代的轉型期,5G 網絡的高速率、海量鏈接和超低時延的特性將大大推動我國的智慧化升級。以中國移動為例,中國移動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 4G 網絡,云浮移動基站站址數量占了全市通信基站站址的 60%,5G 共用 4G 站址可迅速大規模建設。同時中國移動 5G采用 2.6GHz和 4.9GHz頻段,260M 的 5G帶寬有助于低成本、快速、高效建網。此外,智慧社區的建設涉及大量的智能硬件及傳感設施,需依托 NB-IoT 物聯網實現智能設備之間的鏈接。 2)智能硬件及傳感設施:在基礎網絡設施的建設之外,社區內各類智能硬件及傳感設施是保障社區智慧化升級、數據全面感知和采集的基礎。例如具有 AI人臉識別和車輛識別功能的智能門禁設備是社區管理各類人員及車輛的基礎;各類智能家居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提升家居生活的便利性、舒適性和安全性;此外還包含社區智能公共設施,如 AI 安防攝像頭、智慧燈桿、智能井蓋、智慧消防栓、空氣環境檢測器等各類傳感設施。在完成社區基礎設施信息智能化的升級后,可以結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一代技術對社區智能設施進行充分的利用,為后續智慧社區整體平臺系統和各類社區智慧應用的建設打下基礎。
(二)高效運營在完成社區基礎設施的智慧化升級后,智慧社區的建設首先要保證社區的高效運營。社區的運營是政府、物業等多方參與的,對運營的要求是多樣復雜的,故社區的高效運營應從多維度的角度考慮,充分整合、開發和利用已有的社區資源與數據,并整合分散、孤立的社區業務,構建智慧社區整體高效運營的基礎能力。在物業管理方面,需要從客戶服務、收費管理、工程運維、經營管理和安全保障五個維度全面進行智慧化升級;此外,社區的高效運營離不開健全的安防及消防體系,智慧社區的安防及消防應結合固定攝像頭、移動安防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消防終端等 AI 安防設備全方位對社區進行全時監控預警;智慧社區還可以利用移動大數據實現社區人口分析,在宏觀上對社區流動人口的趨勢、來源、駐時分布、人員密度等各類指標進行監測。最后,智慧社區應充分對接整合各類系統及數據,構建社區駕駛艙式的智慧大腦,使社區數據可視化、事態可視化,從整體視角來保證智慧社區的高效運營。
(三)宜居宜業社區是居民的生活圈,安全和舒適的生活環境及各類便捷的社區生活服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互聯網與各類新興科技的發展,傳統的社區中的隱患和不足日益暴露,智慧社區的建設理念及目標應充分考慮給社區居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為居民打造具有便捷性、安全性、移動性的社區生活。如在社區的充值與消費方面可使用移動端完成便捷的居民充值服務,結合人臉識別技術提升居民的消費體驗;社區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系統可以對居民身體狀態、安全情況和日常活動進行有效監控;此外,智慧社區的建設可為居民打造一體化的社區生活服務 APP,為居民的醫療、物業報修、投訴建議、通知公告、費用繳納等各類生活需求提供便捷的線上服務。
(四)綠色低碳智慧社區,大到智慧城市,都應充分考量智能與節能的問題,實現智慧與低碳的平衡。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的"八字方針",走低碳綠色道路成為智慧社區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任務和發展方向,智慧社區應充分利用各類智能基礎社區和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型技術實現綠色低碳社區建設。如室內、室外環境監測終端可對社區環境進行全時監測,并通過數據的采集分析對社區環境的治理提供支撐;結合智能水、電、燃氣表等打造能耗管理系統,能夠使社區的能耗管理做到可感知、可追溯、可管控;還可利用智慧照明系統,實現社區按需照明,助力綠色低碳社區建設。(漢宏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