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劃》出臺背景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的要求,為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指明了方向。
當前,遼寧振興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信息技術應用場景豐富,數字化發展潛力巨大。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數字遼寧建設作為落實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部署編制《數字遼寧發展規劃》,全面推進經濟、社會、政府治理等各領域數字化發展,加快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
二、《規劃》制定過程
按照省領導指示批示精神和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發展改革委根據《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共遼寧省委關于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充分征求各市及省直各部門意見和召開專家論證會的基礎上,編制形成《規劃》,經第98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印發。
三、《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分析了全省數字化發展的基礎和面臨形勢,明確了指導思想,以“四新驅動、兩化協同、雙核引領、場景賦能、多域并進”為發展原則,提出了發展目標:即到2025年,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支撐;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的廣度、深度顯著增強;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數字化公共服務能力、數字化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力爭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10%左右,占GDP比重45%,數字化總體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
為完成上述發展目標,《規劃》提出了18項主要任務和22項保障措施。
主要任務方面:
一是新型基礎設施領域,主要有3項任務: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積極發展融合基礎設施、大力培育創新基礎設施。設置3項專欄,推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行動。
二是數字經濟新動能領域,主要有4項任務:加快發展數字化產業、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構筑協同共進發展格局、加強開放合作。設置11項專欄,推進軟件業高質量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攻堅、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物聯網產業培育、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產業培育、大數據應用產業示范、區塊鏈應用示范、智慧農業示范、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服務提升、特色園區及產業集群建設專項行動。
三是政府數字治理領域,主要有5項任務:建設協同高效數字政府、構筑信息惠民服務體系、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數字鄉村、提升數字社會治理水平。設置3項專欄,推進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數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
四是數據要素市場領域,主要有4項任務: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探索建立大數據交易機制。設置1項專欄,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專項行動。
五是網絡和數據安全保護領域,主要有2項任務:打造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強化數據安全保護。
保障措施方面:
一是建立促進數字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有6項保障措施:組建數字遼寧建設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組建省級大數據管理部門,推進全省數據資源聚集、融通、使用;組建省信息產業投資公司,負責政務信息系統建設,搭建數字經濟投融資平臺;構建省級1+N云平臺,建設“云上遼寧”;建立數字化標準體系;建立統計監測和評估制度。
二是加強財稅和要素保障,有7項保障措施:強化財政支持、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實行項目清單管理制度、優先安排建設用地、給予用電支持、無償開放公共設施。
三是積極引育市場主體。
四是強化人才智力支持,有4項保障措施:打造數字化領域人才集聚生態、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大力培養數字經濟創新人才、鼓勵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
五是構建產學研用創新體系,有4項保障措施:搭建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建立專家智庫。(省發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