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十一五”期間信息化發展成績顯著
來源:信息系統工程 更新時間:2012-04-14
  “十一五”時期,中國企業將面臨世界經濟一體化、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生產地的挑戰,而天津,正在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國內乃至世界上另外一個IT產業基地。到“十一五”末,天津要建成以市內五大產業聚集區為依托的我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重點發展無線移動寬帶通信、集成電路等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產品門類,形成國內配套水平一流、集聚效應顯著、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信息產業發展布局。

  信息化——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辦公室主任路平在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辦公室"2005年終總結大會"對"十五"以來信息化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了總結。在過去的幾年里,天津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提升了城市現代化、智能化水平;政府各級部門不斷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提升了各級政府行政效率和為公眾服務的能力;初步建成了覆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的信息技術應用體系,信息化已成為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和諧發展的新主題和新動力;同時,在這種良好的勢頭下,信息產業還在持續快速地增長。因此,信息化已經成為了天津經濟增長的助推器;磨刀不誤砍柴工,天津市在信息化取得成果的時候,不忘努力營造有利于信息化快速健康發展的環境。

  路平說,信息化建設關鍵在領導,重點在應用,核心在資源,基礎在產業,發展在機制。

  "十一五" ——天津擁抱智能化

  說到天津市信息化的"十一五"規劃,最具分量的四個字恐怕要算"智能天津"。

  2005年,天津市就已經被評選為世界七大智能化城市之一。而2006年1月17日,天津市有一次從世界100多個申報城市、21個初選提名城市中勝出,入圍世界七大智能城市。同時入選的其它城市為:英國曼徹斯特、美國克利夫蘭、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市、韓國首爾江南區、日本市川市、中國臺北,天津市蟬聯世界七大智能城市。

  再接再厲,天津在"十一五"期間信息化中的目標之一就是建設一個"智能天津"。而其中工作的重點則包括了構建與中心城市功能相適應的信息支撐體系,提升完善以高速光纖骨干網、無線寬帶網、信息交換平臺為骨架,覆蓋全市的寬帶城域網。

  "十一五"期間,天津市寬帶骨干網將覆蓋全市,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5%,家庭寬帶接入率達到60%,每百人固定電話主線普及率達到75%,每百人擁有移動電話數達到80%,每百戶計算機擁有量達到80%,企業上網率達到85%,政府機關全部實現網絡化辦公,建成全市統一的社區服務信息網絡及其支撐體系。

  以人為本的信息化

  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辦公室主任路平指出:為實現"十一五"發展目標開好局,需要做好八項重點工作為率先實現現代化打下扎實基礎(見表格)。在這八項工作中,第四條“圍繞構建和諧社會注意和諧社會,積極推進社會信息化”格外引人注目。這再次提醒我們,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人類社會,服務于每一個人的,信息化同樣要人性化。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些智能化城市,任何一個城市的信息化都應該把為每個市民,為社會服務貫徹到信息化建設的始終。這也正是建設智能化城市的最終目的。

  附:十一五”其間天津市信息化的八項重點工作:

  第一, 圍繞濱海新區功能定位,建設濱海新區信息化樣板區;

  第二, 圍繞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行政體制改革,繼續推動電子政務重點系統建設;

  第三, 圍繞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企業信息化;

  第四, 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積極推進社會信息化;

  第五, 圍繞提升城市管理功能,完善綜合信息網絡基礎設施;

  第六,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

  第七, 建立信息安全責任制,提高信息安全防護能力;

  第八, 做好基礎性工作,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