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報道,英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帕特里克·桑德斯透露,英國軍隊每天要抵御60次重大網絡攻擊。為了面對這場堪稱現代版的“對英閃電戰”,英國已經開發出網絡武器,以“弱化、干擾甚至摧毀”試圖給英方造成破壞的敵方關鍵基礎設施。
另外,桑德斯證實,英國有能力攻擊戰略性和戰術性敵方目標。而且,英國戰略司令部正努力建立一個效仿美國相關機構的數字研究機構,它將“融合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自主性技術和機器人技術、合成技術、量子技術以及5G網絡方面的專業知識”。
近年來,英國頻頻在網絡安全領域扮演“受害者”角色,圍繞保障網絡空間安全不斷有動作,其中原因錯綜復雜。
第一,基于重視網絡安全的傳統。根據公開報道,英國軍情六處早在2001年就秘密組建了一支由數百名計算機精英組成的黑客部隊。2009年6月,英國政府宣布成立網絡安全辦公室和網絡安全行動中心。2011年11月,英國政府內閣辦公室出臺的《英國網絡安全戰略:在數字世界中保護和促進英國利益》文件指出,“國防部正在加大對網絡安全的投入”“新組建的聯合力量司令部將從2012年4月起負責領導網絡防御能力的發展與相互整合”。2013年,英國開始成立網絡戰分隊,應對可能發生的網絡戰。2016年10月,英國國防大臣法倫稱英軍對“伊斯蘭國”發動了網絡攻擊,支援伊拉克部隊奪回摩蘇爾的戰役,這是英國首次承認軍方發起網絡戰。
與此同時,在如今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斗爭中,網絡與新興媒體也是國際社會與極端主義勢力展開激烈攻防的一大戰場,而英國恰恰處于多個國際安全焦點議題中,強烈地感受到來自網絡空間的多重威脅與安全壓力。英國當前所面臨的網絡空間威脅,加速推動了英國網絡安全力量的壯大與成熟。
第二,出于深遠的政治考量。英國政府連續多年致力于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并于今年年初宣布即將組建完成一支安全部隊,負責發動進攻性網絡戰,打擊對英國構成威脅的恐怖組織、敵對國家和有組織的犯罪集團。英國高度重視網絡安全的背后,除了延續傳統外,還有其深遠的政治考量,即以網絡空間建設為契機,將網絡安全建設和英美同盟聯系起來,強化盟友關系。在網絡部隊建設上,英國想通過大力發展網絡安全建設,建立一支強大的網絡戰力量。在2019年底的北約峰會上,英國防務大臣本·華萊士公開表態,英國將做第一個向北約提供網絡進攻能力的盟國。
第三,基于網絡武器的強大威力。網絡武器的科技含量特別高,看不見、摸不著、不動聲色,卻在未來戰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號稱“第五空間”,誰擁有先進的網絡武器,誰就能占據網絡戰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而且,目前現代意義上的戰爭首先是信息戰,信息戰就是網絡戰,利用傳統方式進行情報收集分析運用必然落后,被動挨打,必須依靠先進的網絡技術一體化運作,才能適應現代情報收集運用綜合性、復合性、有效性的特點。但是,網絡技術一體化在為現代聯合作戰指揮帶來極大優勢的同時,其結構脆弱性的弱點也暴露無遺,并且無處不在的網絡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這種脆弱性,為對手破網斷鏈提供了可能和機會,應用網絡武器維護網絡安全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網絡攻擊除了應用在軍事領域,還能夠造成金融系統及航空系統癱瘓、水電系統切斷、交通運輸混亂等多方面破壞。英國作為軍事強國和經濟強國,無論是基于軍事利益,還是經濟利益,甚至是出于國內政治考慮以及保障國民日常生活等,都必須高度警惕網絡武器的巨大威力和潛在破壞性,通過構建自身強大的網絡戰能力來做到提前預防、未雨綢繆,做到“能戰方能止戰”。
第四,大國網絡空間博弈競爭激烈。當前,大國圍繞網絡空間的博弈日益激烈,他們競相爭奪戰略、技術和道義制高點,以期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勝出。近年來,美軍通過“網絡衛士”“網絡奪旗”“網絡風暴”等演習,不斷強化網絡部隊的實戰能力。俄羅斯一直將網絡作戰視為信息戰的一部分,在研發先進網絡攻擊武器的基礎上,更加重視網絡防御能力的發展,并于今年6月進行了全國范圍內的“斷網”演習,切斷了俄境內網絡與國際互聯網的聯系。前不久,日本自衛隊宣布計劃在明年將網絡部隊人員增加三成,使其總數達到300人,并加強對專業知識人才的培養,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網絡攻擊。面對各主要國家紛紛加快發展網絡作戰力量,并大力推動網絡武器研發和網絡作戰理論研究,英國自然不愿落后,也希望在網絡空間博弈中走在前列。英國研發網絡武器,高度重視網軍建設,就是為了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網絡空間角逐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作者單位:陸軍步兵學院石家莊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