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開展基本公共服務與信息化建設
內蒙古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作為國有大型文化企業,肩負著內蒙古地區廣播電視節目傳輸、廣電網絡建設和運營維護等重要職責。近年來,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履行文化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實施“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等重點項目,全力助推地方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但受到各族群眾的熱烈歡迎,也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肯定,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
提高政治站位,以“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為抓手,優化網絡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2017年,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積極適應融合發展趨勢,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領導下,將文化企業的“文化屬性”和“社會效益”,與文化傳播的“商品屬性”和“經濟效益”緊密結合,實施了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的“廣電網絡基本公共服務入戶工程”。通過大力推動網絡建設由城鎮向農村牧區深度延伸,形成了自治區、盟市、旗縣、蘇木鄉鎮、嘎查村五級貫通的智慧化網絡,網絡支撐能力和用戶服務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利用4K智能機頂盒等終端設備,讓廣大用戶既能收看到高清的電視節目,還能享受到政策培訓、黨政信息、文化教育、法律、科技、醫療等各種基本公共服務。該項工程曾榮獲2018年全區宣傳思想文化創新獎,并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三大惠民工程”,受到了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曾于2018年7月,組織召開了全區基本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并于2018年12月,與自治區文旅廳、廣電局聯合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廣電網絡基本公共服務入戶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在全區范圍內進行推廣。2019年,按照自治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廣電網絡基本公共服務入戶工程與“智慧廣電”建設統籌實施,統一更名為“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
截止2020年6月,“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已投入建設資金19.95億元,完成了全區12個盟市80個旗縣市、23個市轄區103個縣級行政區、762個鄉鎮蘇木農牧場、6785個行政村嘎查的光纜通達。在農村牧區建設光纜長度84500余公里,無線交互式基站155座,無線交互方式覆蓋的行政村嘎查131個,覆蓋用戶數達200萬戶。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實施”的方式,先后與赤峰市人民政府簽訂了農村牧區廣播電視覆蓋工程合作協議;與烏蘭察布、牙克石等 26個盟市旗縣開展了“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建設方面的合作,發展廣電網絡用戶總計達46.35萬戶。
在“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的基礎上,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還積極利用國家和自治區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統籌實施了電信普遍服務工程、廣播電視固邊工程、智慧城市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等一系列重點工程項目,形成了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和運營模式。
目前,內蒙古廣電網絡現有光纖長度已達到11萬公里,實現了全區5個盟市所有嘎查行政村的光纖全覆蓋。不但覆蓋范圍廣,而且還是圍繞自治區黨政需求的獨立組網,所有設備均是國產化,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是一張聽黨指揮的網、為民服務的網。
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在提升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推進地方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有效破解了邊境地區網絡覆蓋難題
內蒙古邊境地區地廣人稀、地理條件差,網絡覆蓋建設成本高。移動、聯通、電信等通信運營商,出于運營成本核算,在投入與產出無法成正比的情況下,基本不可能在邊境地區加強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為此,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創新性開發了無線交互融合覆蓋的技術,采取光纖傳輸、無線覆蓋的方式,解決了邊境地區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導致的廣播電視光纖網絡覆蓋困難等問題。同時在4K智能機頂盒的基礎上,研發了無線接收型號,通過了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的驗收鑒定,實現了廣播電視、互聯網接入、個性化應用、基本公共服務在邊境地區的融合應用。由于廣電網絡覆蓋相同區域的成本,要明顯低于三大電信運營商網絡覆蓋成本,這樣就有效降低了網絡信息服務的門檻,對于破解邊境地區網絡覆蓋難題,是一種積極的嘗試。
2018年,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與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政府合作,以有線無線融合的方式,實現了全旗5個蘇木、27個嘎查、3000多戶牧民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有效覆蓋和寬帶數據綜合服務,取得了良好成效。為此,自治區發改委于2020年1月,正式立項批準實施錫林郭盟邊境地區廣播電視固邊試點工程,由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完成錫林郭勒盟5個邊境旗(市)的14個蘇木、72個嘎查、11個邊防連隊、17個邊防哨所、2個邊境口岸廣播電視與寬帶上網服務的綜合覆蓋;為錫林郭勒盟邊境地區2.4萬邊境人口和駐邊官兵提供中央、盟市、旗縣節目在內的200多套高標清電視內容;為牧戶提供不低于20M的互聯網接入服務。隨著廣播電視固邊試點工程的深入,下一步還將實現自治區4262.47公里邊境沿線的廣電網絡全覆蓋。
建起了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一是筑牢了意識形態安全防線。廣電網絡具有信源穩定、安全可靠、可控可管的優勢,能夠全面實現自治區數字廣播電視的覆蓋接收,把黨的聲音傳送到全區每一個角落;徹底解決農村牧區、邊防哨所無法收看盟市、旗縣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頻道和蒙漢雙語頻道的問題。在不斷鞏固壯大主流宣傳思想陣地的同時,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為推動固邊、樂民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搭建了五級應急調度指揮平臺。廣電網絡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涵蓋了高質量、安全、穩定的網絡通信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安防監控系統等。貫通自治區、盟市、旗縣、蘇木鄉鎮、嘎查村五級的應急調度指揮平臺,可以實現點對點、點對面、互動化的視頻會議和遠程工作部署。特別是遇到突發事件,能夠從自治區直接調度到各村屯嘎查。在今年上半年,各地黨委政府通過廣電網絡指揮調度系統,第一時間部署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是對自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進行全面支撐。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部署,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積極開展呼市玉泉區清泉街、包頭北梁社區、科右中旗、蘇尼特右旗和四子王旗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工作。從老百姓“用電視”的角度參與文明實踐,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新時代文明建設成果,推動黨委政府治理體系的縱深延伸。
四是配合地方政府開展“網絡扶貧”工程。按照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網絡扶貧總體安排,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以開展“文化脫貧”為抓手,依托“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建設項目,與烏蘭浩特市政府、科右中旗政府、扎魯特旗政府共同簽訂了“網絡扶貧”工程。該項工程可以實現廣電網絡對當地農村牧區的全覆蓋,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一定的補貼,即可減免轄區內所有貧困戶、低保戶、殘疾人、孤寡老人的有線電視費用和寬帶接入費用,真正實現“戶戶通光纖”“戶戶通有線”。
為基層群眾提供了高效優質的服務內容
“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作為一項惠民工程,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服務對象和內容承載方面,處處體現出廣電網絡的公益屬性。這是其他電信運營商的網絡電視無法做到的。
一是通過廣播電視有線無線融合網絡,利用4K智能機頂盒實現各項惠民功能。結合各地情況,打造了烏蘭牧騎、公共法律服務、黨報黨刊、學習講堂、家庭醫生、書香內蒙古—電視圖書館等85個特色應用,為各級黨委政府和基層群眾提供了定制化、特色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當地農牧民通過移動小屏與電視大屏的聯動,既能看到高清的電視節目,又能用上穩定的無線網絡,還能享受到各種基本公共服務。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標,有效解決了公共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二是開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建設。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實施了莫力達瓦公共文化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陳巴爾虎旗“智慧牧區”等智慧城市與智慧廣電相結合的項目;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了察右中旗輝騰錫勒智慧旅游項目、新巴爾虎左旗智慧交通和草原森林防火項目。
以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邊境地區為例,由于地處偏遠,那里連最基本的手機信號都沒有,寬帶網絡更是無法通達。過去當地農牧民平時閑下來,除了喝酒沒有什么事可干;子女和家人外出上學、務工,走了就不愿意再回來。現在通過廣電網絡覆蓋,當地老百姓不但可以上寬帶、看電視、聽廣播、讀報紙,第一時間了解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還能夠和外地的家人朋友隨時聯系,實現了在線求醫問診、法律咨詢等服務需求,文化生活一下子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疫情防控期間,這里的孩子們還可以利用廣電網絡收看線上教育內容,確保了停課不停學。
在滿洲里市新巴爾虎左旗新寶利格蘇木貢諾爾嘎查,牧民蘇尼爾正坐在蒙古包里,悠閑地看著電視“放牧”。隨著廣電網絡在這里的覆蓋延伸,當地牧民只要在牛羊棚圈、草場等處安裝視頻監控裝置,就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視機,隨時隨地監控自家牲畜的活動及周邊草場環境。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務,讓放牧變得簡單高效,牧民們再也不用追著牛羊跑來跑去了。
在通遼市扎魯特旗,通過開展“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實現了17個鄉鎮239個行政村的廣電網絡全覆蓋,村民們可以通過4K智能機頂盒看電視、點節目、上寬帶。與廣電網絡合作打造的“最美扎魯特”板塊,集文化、教育、醫療等內容于一體,已經成為當地老百姓不可缺少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以廣電網絡為載體平安監控系統,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安全與便利。在香山農場、烏日根塔拉農場等地區,無論車輛也好、人員也好,進出都可以實時在線監控,有效提升了農牧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杜絕了重大事故的發生。
為內蒙古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隨著內蒙古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內蒙古廣電網絡集團公司也在穩步推進以5G為基礎的技術集成創新。利用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的契機,積極向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申請授權,開展廣電5G網絡傳輸、覆蓋范圍、5G特性、接收終端、視頻服務、政企專線專網服務等方面的綜合測試工作;充分利用廣電5G牌照等資質和頻率資源優勢,進一步推進5G融合應用和創新發展。力爭通過廣電5G技術應用,把廣電網絡打造成為一個包括廣播電視數據、政務服務、便民服務、文化服務、電商服務、增值服務等各類服務的大數據綜合服務應用平臺,為今后開展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堅實的網絡基礎。(高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