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不同年齡、職業、生活環境的人們,幾乎都會隨時隨地接觸到計算機網絡,它為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計算機網絡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
下面,讓我們認知網絡安全知識、網絡詐騙類型及如何預防和互聯網中您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
四種網絡詐騙類型
1.利用QQ盜號或網絡游戲交易進行詐騙,冒充好友借錢;
2.網絡購物詐騙,收取定金詐騙;
3.網上中獎詐騙,指犯罪分子利用傳播軟件隨意向互聯網QQ用戶、郵箱用戶、網絡游戲用戶、淘寶用戶等發布中獎提示信息;
4.“網絡釣魚”詐騙,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偽造的互聯網站進行詐騙活動,獲得受騙者財務信息進行竊取資金。
信息被泄露騷擾電話不斷
網絡詐騙防不勝防
網絡謠言滿天飛
萬物互聯的時代
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今天,多彩妹為您精心準備了一組普法漫畫,這些漫畫呈現了生活中常見的網絡安全隱患與應對措施,提醒大家重視網絡安全。
不得出售個人信息
《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并取得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并規定了相應法律責任。
嚴厲打擊網絡詐騙
《網絡安全法》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于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絡發布與實施詐騙,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以法律形式明確
“網絡實名制”
《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絡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重點保護關鍵
信息基礎建設
《網絡安全法》規定:國家對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等重要行業和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實行重點保護。
懲治攻擊破壞我國關鍵信息
基礎設施的境外組織和個人
《網絡安全法》規定:境外的個人或者組織從事攻擊、侵入、干擾、破壞等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活動,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國務院公安部門和有關部門并可以決定對該個人或者組織采取凍結財產或者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
重大突發事件可采取
“網絡通信管制”
《網絡安全法》規定:因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秩序,處置重大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需要,經國務院決定或者批準,可以在特定區域對網絡通信采取限制等臨時措施。
你知道怎么預防網絡詐騙嗎?
1、如何防范病毒或木馬的攻擊?
(1)為計算機安裝殺毒軟件,定期掃描系統、查殺病毒;及時更新病毒庫、更新系統補丁;
(2)下載軟件時盡量到官方網站或大型軟件下載網站,在安裝或打開來歷不明的軟件或文件前先殺毒;
(3)不隨意打開不明網頁鏈接,尤其是不良網站的鏈接,陌生人通過QQ給自己傳鏈接時,盡量不要打開;
(4)使用網絡通信工具時不隨便接收陌生人的文件,若接收可取消“隱藏已知文件類型擴展名”功能來查看文件類型;
(5)對公共磁盤空間加強權限管理,定期查殺病毒;
(6)打開移動存儲前先用殺毒軟件進行檢查,可在移動存儲器中建立名為“autorun.inf”的文件夾(可防U盤病毒啟動);
(7)需要從互聯網等公共網絡上下載資料轉入內網計算機時,用刻錄光盤的方式轉存;
(8)對計算機系統的各個帳號設置口令,及時刪除或禁用過期帳號;
(9)定期備份,當遭到病毒嚴重破壞后能迅速修復。
2、如何防范QQ,微博等社交平臺帳號被盜?
(1)賬戶和密碼盡量不要相同,定期修改密碼,增加密碼的復雜度,不要直接用生日、電話號碼、證據號碼等有關個人信息的數字作為密碼;
(2)密碼盡量由大小寫字母、數字和其他字符混合組成,適當增加密碼的長度并經常更換;
(3)不同途徑的網絡應用,應該設置不同的用戶名和密碼;
(4)在網吧使用電腦前重啟機器,警惕輸入帳號密碼時被人偷看;為防帳號被偵聽,可先輸入部分帳號名、部分密碼,然后再輸入剩下的帳號、密碼;
(5)涉及網絡交易時,要注意通過電話與交易對象本人確認。
3、如何安全使用電子郵件?
(1)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郵件中的鏈接、圖片、文件;
(2)使用電子郵件地址作為網站注冊的用戶名時,應設置與原郵件密碼不相同的網站密碼;
(3)適當設置找回密碼的提示問題;
(4)當收到與個人信息和金錢相關(如中獎、兌換積分、集資等)的郵件時提高警惕。
4、如何保證網絡游戲安全?
(1)輸入密碼時盡量使用軟鍵盤,并防止他人偷窺;
(2)為電腦安裝安全防護軟件,從正規網站上下載網游插件;
(3)注意核實網游地址;
(4)如發現帳號異常,應立即與游戲運營商聯系。
5、如何防范社交網站信息泄漏?
(1)利用社交網站的安全與隱身設置保護敏感信息;
(2)不要輕意點擊未經核實的鏈接;
(3)在社交網站謹慎發布個人信息;
(4)根據自己對網站的需求進行注冊。
預防網絡詐騙的措施
1.不貪便宜;
2.使用比較安全的支付工具;
3.仔細甄別、嚴加防范;
4.不要在網上購買非正當產品,如畢業證、考題答案等;
5.不要輕信以各種名義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不要輕易把自己的銀行卡借給他人;
6.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個人信息,不向他人透漏本人證據號碼、帳號、密碼等,盡量避免在網吧等公共場所使用網上電子商務服務。
這些法律知識你一定得知道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請仔細看哦,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一、禁止從事哪些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活動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
(一)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
(三)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八)損害國家機關信譽的;
(九)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活動:
(一)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信息網絡或者使用計算機信息網絡資源的;
(二)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三)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
(五)其他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
二、誹謗
(一)網上的那些行為屬于“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1、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2、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
3、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
(二)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在什么情形下,構成誹謗罪(自訴)?
1、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2、構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3、兩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4、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三)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在什么情形下,構成誹謗罪(公訴)?
1、引發群體性事件;
2、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3、引發民眾、宗教沖突的;
4、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5、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6、構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7、其它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三、尋釁滋事
網上何種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罪?
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
編造虛假信息,或是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混亂的。
四、敲詐勒索
網上何種行為會被認定為敲詐勒索罪?
以在信息網絡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網絡信息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司財務,數額較大,或者多次實施上述行為的。
五、非法經營
(一)網上何種信息處置行為會被認定為非法經營行為?
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的。
(二)上述行為在什么情形下構成非法經營罪?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兩萬以上的;
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數額達到前款規定的數額五倍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六、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罪
(一)第二百八十五條【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采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提供專門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第二百八十六條【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后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后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規定的網民權利和義務。
第十二條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節選)
第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向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節選)
第二十七條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從事非法侵入他人網絡、干擾他人網絡正常功能、竊取網絡數據等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不得提供專門用于從事侵入網絡、干擾網絡正常功能及防護措施、竊取網絡數據等危害網絡安全活動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的,不得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
第四十三條個人發現網絡運營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刪除其個人信息;發現網絡運營者收集、存儲的其個人信息有錯誤的,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予以更正。網絡運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予以刪除或者更正。
第四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第四十五條依法負有網絡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對在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個人信息、隱私和商業秘密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四十六條任何個人和組織應當對其使用網絡的行為負責,不得設立用于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絡發布涉及實施詐騙,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第四十八條任何個人和組織發送的電子信息、提供的應用軟件,不得設置惡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