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水污染嚴重、水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等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為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保障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發展,2012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從國家層面對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具體安排。
此外,國家有關職能部門也出臺措施,采取行動,開展水環境整治和水污染治理工作。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碧水藍天是人們對美麗中國最樸素的理解,以治水為突破口推進轉型升級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水環境質量能否改善,成為衡量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功能介紹
大河小溝被電子化清晰呈現,交接斷面、污染源、河長公示牌等信息一目了然;各級河長只要點點手機就能上報、處理、反饋各種緊急涉河事件,撰寫電子版的“河長日志”;老百姓想要查詢水質、尋找河長、舉報投訴,只要定位、上傳“隨手拍”照片,所反映的問題5個工作日就可得到解決……“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一個能夠覆蓋全省的智慧河長監控處理系統。通過該系統,省、市、縣、鎮四級河長可以通過PC端和移動端進行管理,公眾可以通過APP、微信、熱線電話等參與治水。
PC端:智慧平臺實時管理
模擬以省級河長的賬號登錄,“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為各級河長提供的工作臺、綜合展現、專題展現、業務管理、日常管理等功能一一呈現。
點擊“綜合展現”,出來一張由省第一測繪院助力繪制的電子地圖,由此可看到全省所有河道總覽情況,包括河道的基本信息、河長信息、一河一檔、一河一策、交接斷面、視頻監控、污染源、公示牌等各種鏈接部件。點擊“交接斷面”的按鈕,各地從Ⅰ類到劣V類的河道水質以不同的顏色標注,一目了然。點擊“污染源”“視頻監控”按鈕可以實時監控河流周邊有無企業偷排污水、廢水,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可通過平臺直接撥打企業主電話進行核查。此外,在省級河長的賬號平臺上,還可以“河長關系樹”的形式,了解下轄的市、縣、鎮河道的基本情況及河長相關信息,并在頁面上發起呼叫,直接與下轄河長進行通話。
移動端:GPS記錄巡河軌跡
巡河機制是大河道一天一巡,小河道三天一巡。過去河長們總是苦于每次巡河之后沒有任何記錄,如今巡河軌跡管理”可以清晰記錄老金一天的巡查情況。在巡河時,通過手機拍照或輸入巡河日志,將沿途所見所聞即時上傳,利用“曝光臺”解決所轄范圍內需要上級主管部門協調解決的治水難題。與此同時,鎮級、市級、省級河長也都能通過手機查看鴿溪的即時情況,并作出批示。
有了這套系統,等于讓多了無數雙監視的眼睛,上至省里,下至鎮街,都可以看到它當前的水質情況;老百姓一旦發現問題,隨時隨地都能舉報,無論通過哪個層級將問題反映到系統里,我們一線工作人員都會應聲而動,作為第一責任人馬上到位并就地處理問題,事后還要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將治理后的情況拍照回傳。這套系統不僅編成了一張人人參與治水的網,同時更像一只無形的手,時刻推動著每一條河流的治水工作。
公眾端:找河長,點點手機就可以
目前PC端和移動端的專業版“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已經在全省5市31縣推廣,而公眾版的“人人護水”APP也將于明年元旦后上線。在“人人護水”APP上,公眾可根據河道的名稱直接搜索或選擇河道所屬的城區,通過這兩種方式進入想要查詢的河道。河道的河長信息、治理方案、治理時間表以及當月的河道水質數據都顯示在上面,并實時更新。
現在找河長再也不用到處去找‘公示牌’了,點點手機就可以查到河長的電話,各類信息的更新也會更加及時,也讓治水工作更加公開和透明。此外,“人人護水”還專門設置了“曝光臺”,公眾利用“隨手拍”軟件,打開影像圖,只要找到位置坐標,填好污染信息等具體情況,點擊提交,就可以看到影像圖上亮起紅燈。紅燈表示問題沒解決,綠燈表示已解決,在這個投訴平臺上一目了然,處理結果也會自動以短信形式發送給投訴者。
該平臺有效解決了以往在河長治水過程中發現的五大難題:一是沒有統一的信息化系統平臺,對鄉鎮、街道落實河長制工作無法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管理、監督、考核;二是上級無法實時了解網格工作人員對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如工作日志填報、河道巡查等);三是工作人員無法及時處理并上報河道巡查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工作效率低;四是無法系統性地將河道檔案和治河策略通過信息化手段體現;五是無法實時查看重點河段和敏感區域的視頻監控、水污染源等“信息孤島”,無法統一整合到同一平臺,不能有效地提供決策依據。
目前,該系統最受各地河長歡迎的就是GPS巡河功能、電子河長日志多級審閱以及多方通信、短信群發功能。隨著該系統在全省進一步鋪開,他們會根據需要再增加新的模塊以適應治水新需求。
三、解決方案
智慧“五水共治”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河道網格化管理思想,對省、市、縣(市、區)分級管理,整合現有各種基礎數據、監測數據和監控視頻,利用省、市、縣三級傳輸網絡快速收斂至管理信息系統,面向各級領導、工作人員、社會公眾提供不同層次、不同緯度、不同載體的查詢、上報和管理系統。
智慧“五水共治”管理信息系統包括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消除信息孤島,確保業務流程統一、數據完整。支持省、市、縣(市、區)三級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五水共治專題、作戰指揮、綜合展現、業務受理、數據管理、專題管理、目標管理、考核管理、綜合查詢、統計分析、系統管理等功能,面向領導、工作人員、公眾等三類用戶分別提供電腦、PAD、手機等三種終端訪問。
領導版:
領導版支持PAD、電腦、大屏等方式訪問,多緯度展現省、市、縣(市、區)、鎮(街道)四級專題分析圖表,包括建設項目責任分解表、治水作戰圖、遠景規劃圖、建設項目圖、各種分布圖、各種治理圖、各種明細表等。
工作人員版:
工作人員版軟件分為手機版和電腦版,主要提供日常巡查管理、日常工作管理、基礎數據管理、事件上報核實、任務處理等功能。
公眾版:
公眾版手機應用軟件提供事件上報、信息獲取、互動參與、公眾監督等功能。社會公眾也可通過微信、電話、短信、網站等其它方式參與“五水共治”。
功能說明
序號
|
功能名稱
|
功能描述
|
1
|
五水共治
專 題
|
按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個專題展現,每個專題又可按建設項目責任分解表、治水作戰圖、遠景規劃圖、建設項目圖、各種分布圖、各種治理圖、各種明細表省、市、縣(市、區)四級專題展現
|
2
|
作戰指揮
|
通過對動態監控數據的智能分析進行預警預測,通過一鍵呼叫和多方通話等方式進行作戰指揮
|
3
|
綜合展現
|
將建設項目數據、污染源數據、監測數據、監控視頻等基礎數據,各種專題數據,按照河道、河長、網格、行政區域、業務等各種緯度在GIS地圖上進行生動展現
|
4
|
業務受理
|
上報、受理、處置、反饋的業務閉環受理系統
|
5
|
數據管理
|
實現基礎數據的采集、整合、管理
|
6
|
專題管理
|
實現年度任務、各種業務的專題管理
|
7
|
目標管理
|
實現工作目標的任務分解管理
|
8
|
考核管理
|
考核管理主要是目標責任人進行考核管理,以促進項目進度有效執行,實現責任到人的管理方式
|
9
|
綜合查詢
|
綜合查詢主要為用戶針對不同分類數據提供靈活的查詢功能,查詢結果以頁面表格方式呈現。依據業務數據相關性提供事件查詢、部件查詢、河道/河流查詢、網格查詢、行政區域查詢等功能
|
10
|
統計分析
|
統計分析主要是針對不同類型事件生成相關統計報表,可直觀展現事件結果。統計分析報表類型有表格、柱狀圖、餅狀圖等。統計分析結果可作為領導檢查、作戰分析、政府報告的數據來源。統計分析內容包括水質分析、部件統計、事件統計、任務統計、專項整治報表、水文簡報等
|
11
|
系統管理
|
包括用戶管理、角色管理、權限管理、功能模塊管理、系統配置、組織機構管理、部門管理、職員管理、日志管理、統一認證、統一登錄等功能
|
近日,高新區環保局組織區內“河長制”工作相關單位負責人進行了寧波市河長指揮信息系統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寧波市河長指揮信息系統APP的安裝和使用、河長制工作要點、河長管理標準等。
寧波市河長指揮信息系統深入結合“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總體要求,利用GPS、3G、4G技術,構建了河長簽到、河道巡查、投訴受理、我的河道、線路導航、河長制、指令傳達等核心功能,為業務管理和決策人員提供全方位移動化辦公手段,實現了“河長制”工作管理模式的一大轉變。
在管委會的正確指導和高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區五水共治工作已取得較大進展,垃圾河、黑河、臭河已基本絕跡,但從水質監測結果來看,部分河道還未能達到地表水Ⅳ類水質要求,治污水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寧波市河長制指揮信息系統的應用將全面完善水環境治污信息化管理體系,促進上下級信息互聯互通,有效提升我區污水整治管理效率和水環境監管能力,為“五水共治”工作的進一步推進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