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是遂昌模式,走平臺化道路。
遂昌位于浙江麗水市,遂昌館是國內第一個縣級農產品館,今年年初時上線,其核心在一個獨特的麥特龍分銷平臺,借助政府的強大支持和自身體系的巨大聚合力,“遂網”集合了當地千余家小賣家共謀發展。他們為千余家松散且不標準不專業的小賣家提供專業的培訓服務,對上游貨源進行統一整合并擬定采購標準,由“遂網”專業團隊進行統一運營管理,線下則按照統一包裝、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等標準化操作執行,遂昌模式更像是一個區域化的ShoppingMall,他們是一個服務商而已,售賣的是“標準化”。
第二種是成縣模式,走資源整合道路。
地處甘肅隴南市的成縣,被譽為“中國核桃之鄉”,該縣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縣委書記李祥的推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李書記因在網上頻頻叫賣家鄉的鮮核桃,而被網友尊稱為“核桃書記”。在“核桃書記”的帶動下,成縣許多干部開了個人微博,政府也鼓勵核桃種植戶開微博,涌現一批通過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媒體營銷核桃的賣家。在核桃產品熱銷熱賣之后,成縣又相繼推出系列土特產品,成縣櫻桃、成縣土蜂蜜、成縣土雞蛋、成縣金銀花、成縣香菇、成縣土豬肉等全面上線。回顧成縣的電商實踐,最重要的啟示是,選擇一個優勢品種,集中推、整體推,在一點率先突破,帶動電商全面發展和全民電商創業。
第三種便是通榆模式,走品牌化道路。
通榆縣和以上兩縣的最大不同是,開門見山進行品牌化運作,由縣級政府牽頭與國內領先的電子商務企業直接形成戰略聯盟,全力打造通榆農產品品牌——“三千禾”,并直接進駐天貓旗艦店。通榆模式最重要的魅力在于全程產業鏈上進行標準化運作,統一采購、統一包裝、統一運營、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等諸多標準化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