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連接’不足以概括O2O的商業模式,線下商業的痛點不在于連接,而在于’連通’。”7月17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O2O實戰訓練營·北京峰會”上,支付寶無線事業部負責人劉樂君認為,O2O代表了線下商業進入“體驗經濟”時代,而支付寶要做的,就是實現數據的互通、流程的打通、用戶與商戶的溝通。
線下商業進入“體驗經濟”時代
傳統的產品開發流程中,總是先有市場需求,再設計產品,最后才是去找到產品適合的用戶。在這個過程中,“用戶”被放在了最后一位。而在“體驗經濟”時代,這一思路轉變成了先找到用戶,再研究他們的需求,最后再為這部分特定人群設計產品。
在這個模式中,企業的最終目標并不是降低成本擴大規模,而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并由此實現商業價值。
劉樂君認為,“體驗經濟”可以大致的闡述“O2O”這個概念的本質,“實際上這不是什么新概念,恰恰是整個零售行業回歸產業理性的方向。”
在傳統經濟時代,企業追求的是在規模效應與范圍經濟,擁有這兩個優勢,就意味著擁有成本優勢。而在O2O時代,成本不再是決勝的關鍵,用戶、顧客,才是成為驅動整個產業創新的最大力量。
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企業競爭的將不是產品或者說是市場份額,而是用戶份額,那么,O2O最終的目的--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實現經濟價值這個要義也就呼之欲出。
所有O2O都必須經過四個階段
O2O該怎么做,是所有人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劉樂君提出,所有的O2O都必須經過四個階段:1,找到用戶;2,讓用戶變成客戶;3,讓客戶變成會員;4,利用數據產品,深入挖掘會員用戶的價值,精細化運營和精準化營銷。
“這四個階段實際上是一個將流量進行漏斗狀沉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比流量大小更重要的是流量的質量。”劉樂君認為,在O2O的整個產業鏈中,“二八定律”也同樣存在:20%的高質量用戶貢獻了80%的利潤,而80%的長尾用戶則僅僅占整體利潤的20%。由于線下商業的特殊性,長尾用戶重復消費的次數非常有限,因此最為緊迫和重要的是如何有效、深入的挖掘和運營高質量的會員用戶,以及如何將長尾用戶轉化為穩定高質量的會員用戶。
“支付寶錢包的O2O解決方案中,針對這四個階段都有非常完善的產品和工具,對應四個階段的分別有我們的服務推薦、優惠券、會員卡,以及支付寶的數據分析能力。”
而在O2O的各個環節中,數據能力是最受關注的。劉樂君表示,支付寶希望成為商家的“外腦”,幫助深入挖掘會員用戶的價值,精細化運營和精準化營銷。“支付寶能夠提供的,是一套商業智能系統,把高質量數據分析能力像阿里云的服務器一樣便宜的賣給大家,如果要求高一點,你還可以基于支付寶提供的各種借口,自己去開發一套數據分析系統,這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