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電子商務發展之路 火焰海水并存
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 更新時間:2014-07-16
一、換個角度回眸歷史:
  在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史上,2004年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因為在那一年的春天,亞馬遜熱情洋溢的向全世界宣告它在2003財年終于盈利!這猶如一針巨大的嗎啡讓沉浸在第一波網絡泡沫中的互聯網產業再度煥發出澎湃的激情,因為全世界都看到了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威力,但是鮮有人關注到了亞馬遜平臺后強大的供應鏈服務系統,更沒有人再在意亞馬遜自95年成立以來所經歷過的九死一生,自然也更無興趣去探究亞馬遜是如何從沃爾瑪身上采陰補陽練就了甚么九陽真經?盡管亞馬遜一再宣稱它轉虧為盈的根本原因是打造了庫存周轉率超越沃爾瑪的首個電子商務供應鏈綜合服務系統,顯然亞馬遜純真的泄露了它的九陽神功包括了“電商平臺”和“電商供應鏈綜合服務系統“這上下兩部秘籍。但在中國,電商產業真真切切抱著半部秘籍就上路了,而且很快會笑傲江湖。
  長期以來,已經沒有人追究是否真有九陽真經的下部,也許僅僅因為供應鏈是一曲流行于90年代的老歌?淡化對秘籍的關注和誤導對手、亦或是江湖大佬們睿智的競爭策略?總之,伴隨著電子商務的投資熱潮和網絡零售的增長,交易平臺逐步被神圣化和偶像化,而且這一殘缺的電子商務模式竟然在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伴隨而來的是多數從事電商的企業挫折連連,損失巨大,輿論也暗流涌動脫離科學的軌道,電商人才視野盲區日益擴大,產業界學術界理性的呼吁漸漸被浮躁的喧囂淹沒。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被阻擋在產業視野之外,這個局面在今天也沒有根本的扭轉。
  二、透析網絡零售的中國式成功。
  自2004年開始,在投資和互聯網創新雙驅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主要是網絡零售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顛覆傳統商業的熱潮,終于在2010年,網絡零售在中國獲得了世所罕見的效應,由此引發了全社會幾乎涵蓋一切行業、一切職業和億萬網民的關注和熱情,媒體也由此開始替代科學和技術而無比深刻和廣泛的影響了整個中國的電商產業乃至整個互聯網產業。從此,平臺化成了中國電子商務產業頂禮膜拜的不二法門!
  在平臺投資熱潮的裹挾下,代表現代生產力的四大要素“資金、智力、技術、人力”密集的向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平臺似乎成了顛覆一切產業的利器。在過去的十年里,這種四要素的聚集效應還發生在另外一個讓每個中國人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古老行業里,它就是房地產行業!而在過去的三十年里,我們這樣的要素遷徙和重新聚集發生過很多次,回頭再看時,留下的廢墟又有幾多?我們的積累又有幾何?游牧一樣的產業再造自然造成知識、技術、人才的損耗,也帶來就業機會的萎縮。沒有穩定的積累和堅持,我們的產業遷徙的頻率會與日俱增,沒有積累,創新很容易淪落為忽悠。
  回歸正題,正是因為知識和經驗不再積累和延續,人們習慣跟潮和忽悠,我國電子商務行業日益戲劇化,電商實踐的成功和失敗都成了忽悠動力,而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里,兩個看似不相干的行業里的大佬也終于走到了全國人民面前打了一個關于電子商務的“大賭”。被媒體譽為世紀大賭的這個賭約,也切實讓沉湎在各種“網絡門”中的公眾,再度加溫社會對電商產業的關注,也吸引著各種自比豬馬牛羊的創新企業向電商臺風口的遷徙。但是,卻鮮有人深究大賭者身后兩個行業“圖窮匕首見”的暗戰,一場“電商平臺+物流地產”向“商業地產+優質門店”的挑釁和對決,很快被媒體和“圍脖”大V們的忽悠淹沒,并被一個關于“瓢”的故事所吞噬。
  但是對于每一個向電商轉型的傳統行業和企業,決不可不深究這大賭背后的玄機,否則你的電商轉型之路也必然是九死一生的。不可否認,中國電子商務之路,雖然成就了第三方平臺的輝煌,但是這如同房地產帶火了房屋租賃和銷售中介行業是一個道理。第三方電商平臺服務企業只是一個電商中介。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國電商行業真正從事電商業務的企業卻一直在九死一生的歷程中跋涉前進。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互聯網和電商領域的大佬級企業,諸如JBAT,不是本文透析的重點,但是我們的傳統企業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他們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身后雄厚的國際資本,更是因為這些資本帶來的國際化視野和先進的經驗和理念。也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教條的、錯誤的使用我們忽悠自己的殘缺的模式,他們一直在廣泛的整合資源,為打造生態圈而累累跨界,并向電商的上下游延伸自己的供應鏈體系。恰恰是旁觀者、學習者、模仿者、追隨者把榜樣閹割了,讓自己去模仿!
  再回到我們所關心的傳統行業和企業,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是電商業態的真實寫照吧?絕對多數電商企業維持虧損,依靠燒錢生存,但是,中介平臺和相關中介服務業卻因為海量的電商創業而盈利。而這恰恰是我們的傳統企業轉型電商必須深刻認識的問題,單一平臺模式對規模化企業是殘缺的模式!
  事實上,很多細分領域和行業,尤其很多傳統企業的電商轉型之路走的坎坷艱難,尤其是規模以上企業,平臺模式導致傳統業務的存量和電商增量產生左右手互搏的矛盾、且不可調和。傳統行業的企業家們對電商模式缺陷的懷疑與憂慮與日俱增,這恐怕是那場世紀大賭的根本原因。
  更有意思的是,在那場大賭之后,傳統行業的企業家似乎體現了某種程度的不自信或者是寬容的態度來淡化這場即興的約賭,究其背后的原因恐怕主要是網絡零售對傳統商業零售的成功顛覆!
  那么,存在嚴重缺陷的平臺模式為什么會在中國獲得巨大的成功呢?我們看到很多規模以上傳統企業在平臺化的航程中折戟沉舟,但是卻會看到廣大的小微企業、個體商戶和化整為零的中小企業在第三方電商平臺上高歌猛進,一路攻城拔寨,不僅顛覆傳統商業零售,還不斷侵襲大型渠道商和商業連鎖企業的市場份額,一些大型零售商場憐影凋敝、甚至關門轉型。長期以來,C2C/B2C燥熱,B2B冷清的局面,外加媒體宣傳和平臺企業傾心誘導,世人眼中電商平臺幾成東方不敗!
  眾所周知,企業管理的理論和實踐證明:企業間競爭的最高境界是全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競爭,但是在網絡零售領域確是小小的網絡商戶顛覆了大商戶、冷落了大商城!失去規模化采購優勢的小企業、個體戶那里來的供應鏈競爭力?為何一個銷售環節的虛擬平臺有如此神奇功效呢?為什么在歐美成熟市場卻沒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難道真有中國式的電商發展規律?
  要解開這一中國特色的的電商奇觀之謎,需要認真地來分析傳統企業和商業的組織和運營管理模式之弊。長期以來,我國傳統行業和企業,太習慣作減法,企業改革就是縱向切分和剝離金字塔的多級結構和資源,在局部環節和專業領域優化出超強競爭力,然后甩掉優化出來的包袱,再采取承包制、責任制,迅速促進優化了的企業組織在產業鏈的某個環節上做大作強。這樣,我們往往忽視縱向優化后的橫向資源整合,企業家全供應鏈和產業鏈競爭意識薄弱,更沒有打造生態圈的氣概和視野。長此以往,企業在參與全球化競爭的過程,總是積極的并入國際化企業的供應鏈中,而一些短期的成功和崛起,一劍闖天下的神奇,更加固了這種反供應鏈操作的經驗模式,導致企業自身邊界固化、固步自封、內部組織僵化和新利益樊籬的格局迅速形成,我們的企業在精細化培養局部競爭力后,在細分領域爆發驚人的競爭力,比如中國的加工業、制造業,以及由此影響的跨境貿易業。
  但是,在某些做大的行業里整個供應鏈競爭力卻十分虛弱。同樣,商業零售企業更是如此,很多大型零售商場,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柜臺承包制。在我國很多大型批發零售市場和著名百貨商城,依托在昂貴商業地產之上的那些優質門店,不過是一些披上豪華外衣的個體商戶!那些商場也沒有起到一個集約化平臺的作用,其后臺更沒有現代化供應鏈服務系統。在電商平臺眼里,那些活躍在高檔商場的企業商戶不過是一群毫無組織紀律、高成本的中世紀重裝游騎兵!借助互聯網平臺神勇的威力,在輕資產的C2C,B2C平臺商戶眼里,那些傳統商戶不過是土罐瓦缽而已!不顛覆它顛覆誰?這其實就是一個鼠標引發的血案!是落后成就了新的輝煌,正是我國傳統商業零售領域從觀念、組織到運營管理模式的落后,成就了中國特色的網絡零售的輝煌和世界奇觀!同時,這一具備嚴重缺陷的電商平臺模式,也被廣泛而教條的應用到了第一、二、三產業的各個領域傳統企業的電商實踐中,由此引發了傳統行業困惑和挫折交織的電子商務創新實踐和探索。
  單一平臺模式,即便對上規模的零售企業也是不合適的,因此才有京東和其它自營電商平臺的崛起。相信在未來,自營平臺的B2C一定會超越第三方平臺上的B2C成為主流。同時我們也看到,獨立的第三方平臺開始更為廣泛的投資和資源整合,意圖完善網絡零售生態圈和供應鏈體系。那些關于倉儲、物流的投資也源自于此。希望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史上,尤其是傳統企業在轉型電子商務的發展道路上,不要忽視京東模式的榜樣力量。這是繼亞馬遜后,在中國本土誕生的最健康的電子商務模式,“平臺+供應鏈”模式應該具備更廣泛的滲透力,當然還必須和傳統行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去創新和實踐,但無論如何京東模式對傳統企業具備極重要的示范意義。
  三、電子商務的全面健康發展需要科學的引導
  就在中國電子商務熱潮高漲,但困惑和挫折交織的關鍵時期,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工商、稅務、海關等政府管理部門匯集產學研的智慧和力量,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視野制定了積極引導和全面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政策和發展規劃,尤其工信部的“電子商務是十二五規劃”非常詳細而全面的指出了傳統工業企業、制造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并堅持通過指引“工業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集成創新”、“產融結合創新”的方向,來引導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創新實踐和轉型發展。通過傳統企業成功和失敗交織的體驗,轉型發展的探索,最終引發了我國兩化融合、產融結合集成創新的熱潮!成功的引導了傳統工業企業、制造業、大宗商品貿易企業向供應鏈電子商務的轉型發展。
  今天,無論電商企業滲透傳統行業、還是傳統行業轉型電商、“平臺+供應鏈”模式已成B2B共識,企業間的競爭終于在虛擬世界重歸全供應鏈競爭。企業間的B2B電子商務份額也成了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主要部分。借助供應鏈電子商務模式,傳統工業企業、制造業、大宗商品貿易企業走上了超常規發展和盈利之路。這一變化不僅會深刻影響和促進傳統產業轉型發展,也會深刻的影響和促進我國金融企業的轉型發展,供應鏈電子商務的發展,導致了在線供應鏈金融和現代物流業的高速發展,尤其在線供應鏈金融被商業銀行譽為金融產品中的明珠!和現代物流服務業一樣,在線供應鏈金融將成為了工業行業和企業電商平臺的標配,成就了互聯網金融的新藍海。因此,《中國電子商務是十二五規劃》必將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四、迎接電商多元化時代來臨。
  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和電商化發展,誕生了很多電商業態的元年,在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史上,從2013年到2014年的歷程,同樣也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年度,伴隨著一陣又一陣的霧霾和潮燜,從2013到2014年,中國互聯網迎來了一個接一個的新業態元年。以中國電子商務創新推進聯盟成功舉辦〈中國在線供應鏈金融推進大會〉為標志,在2014年這個火熱的夏季里,中國傳統行業、工業企業、制造業、大宗商品貿易企業、跨境貿易企業的電商大數據視野終于被打開了,在線供應鏈金融猶如一把金鑰匙打開了傳統行業向電子商務轉型發展的廣闊空間!
  應該清晰的認識到傳統企業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電子商務作為傳統商務活動的新方式,并不能改變有型物流管理、資源調配和金融支付的本質,但卻可以極大提高其效率。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化只是通過一體化的網絡傳輸和信息處理,來實現企業商務活動利益的最大化和提升全供應鏈競爭力。
  電子商務因為其誘人的發展前景和特點而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和推崇,究其本質,它是傳統企業供應鏈競爭活動的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與全球化變革的產物。對于生產有型產品為主的工業和制造業,如石油、冶金、機械、煤炭、電器、電氣設備、食品飲料、煙草、紡織服裝、皮革羽絨、木材、造紙及印刷、商品制造企業等。他們不僅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也并非是“落后的”。任何一國的經濟主體都是由傳統企業承擔的。
  傳統企業的商務活動和供應鏈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在整個活動中涉及有型的供應鏈物流管理、資源調配和供應鏈金融服務。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手段和自動化技術,傳統企業經營活動的本質是沒有改變的。企業競爭的最高形式也依然是全球化的供應鏈競爭!因此,企業家必須在全球化資源配置和供應鏈競爭的大數據視野下,來全面規劃和制定適合自身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策略,而不是僅僅考慮電商平臺之上的策略,歷史和經驗告訴我們,傳統企業僅僅從電商平臺開始的電商實踐一定是一個痛苦的探索過程,但是在全球化資源優化配置和供應鏈競爭策略指導下的電商化道路將是一場自頂向下的設計和實踐,是理論和實踐的融合之路,也是一條自由和成功之路。今天,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對多數傳統企業來說,離理想和科學的目標尚有距離,轉型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此外,電子商務人才的視野和知識結構存在盲區,而傳統企業自身的戰略規劃能力和知識結構也無法支撐企業轉型發展的需要,這將是傳統行業的企業家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的挑戰。但是,相比較互聯網行業,傳統行業也存在無與倫比的實體供應鏈管理和運營的經驗,以及龐大的資源優勢,行業的特色和資源壁壘,相信在未來的電子商務發展大潮中,一定會迎來一個電子商務多元化發展的時代。(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铁牛视频app下载苹果-铁牛视频app下载地址-铁牛视频app破解版ios